返回第 40 章(第1/4页)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它们都是真精神,大自然之所以为丰富多采的大自然,正是因为有了许多合乎我们心意或者不合乎心意的颜色。我们在生活中,为什么要偏执地拒绝生活中的另一份色彩,拒绝另一种答案和解释呢?

    佛家说,“戒为无上菩提本”。戒所指向的,正是生活中各种的偏执。正是由于执着于生命以外的东西,我们的心灵才失去了独立,迷失在对环境的攀援中。

    对常人来说,比如说xìng格中的缺点,比如粗心、比如脾气不好,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们,而在时间的历练中慢慢成熟,这些缺点的影响也就会慢慢减弱。

    可是一旦有人给我们指出来,或者我们自己意识到了,下定了决心要消除它们的时候,就成为一种执迷。人们常说,对于缺点和不足要“有意识地克服”,这就是执迷的开端。这并不是抹杀教育的作用,而是在指出教育的片面和反面。

    如果把不快乐的人生比作地狱的话,那么我们走向地狱的台阶,是由一系列的执着铺成的。

    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认准了是邻居家的年轻人偷了斧子。

    在这个时候,他不仅因为斧子丢了而烦恼,而且看到那个年轻人就觉得烦恼。过了一段时间,他早就忘记了丢斧子的事,可是仍然见到那年轻人就烦恼,自己都觉得奇怪。

    后来,斧子找到了,他心头的迷雾才豁然开朗,再看那年轻人,怎么也不像小偷。他也不再为这个年轻人而烦恼了。

    他为斧子而烦恼是正常的,可是因为怀疑年轻人而烦恼,就是一种无妄的我执,后者对他的折磨比前者更严重。

    如果问题当前,苦恼是一种无奈的话,有人的烦恼或多数人的烦恼,完全是出于对问题的执着。

    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能低下、也不是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想把问题看得一清二楚、分析得完全透彻以及考虑得十分详尽,因而执着于这些东西,举步维艰。反而是那些只想用最简单的方法把问题解决的人,能够用智慧把自己从这种执着中解脱出来,心情安闲地解决问题,或者放下问题。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坐下来,首先把各种执着而具体化一些,再具体化一些,静静地问自己:什么是我所执着的东西。是考试,还是领导?我怕其它人吗?什么可能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最坏的事情?我一起害怕的是死亡,还是仅仅是嘲笑?

    然后,我们把希望和快乐也具体化一些:比如一个患了绝症的人,可以这样问自己:可能发生在的最好的事情是什么?他绝对可以找到它,那就是:即便得了绝症,我也可能被治愈并活下去。

    第三步是问一问自己,为了把这些执着放下,我能做些什么?然后,就可以立刻进行自己的选择,做认为对自己是最好的事情。

    无论是好的东西还是坏的东西,我们一旦执迷,都可能成为生命的包袱,让我们不堪其重,再也迈不出一步。可是只有放下一切执迷,专心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才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

    ==================================

    ==================================

    ==================================

    第二十二章 在圆融中享受人生(2)

    王卫宾

    怕狗与融合人生

    山上的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三位徒弟。大徒弟练得一身好武艺;二徒弟xìng情活泼,喜欢动脑筋;小徒弟xìng格稳重,不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