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第2/3页)  古代科举奋斗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太早了。起早了就有这两个后遗症,一是精神不济,二是食欲不振。不过好在,赵青昭,不是个孩子,知道轻重,万不会依着性子胡来。不精神就去跑步晨练,或者用冷水敷脸。再如何没有胃口,也努力往嘴里塞。

    赵青昭,来时贡院时,贡院门口前已经排起很长的队了,这还是赵青昭比县试时提前了半个时辰的结果。还好赵长松早有预料,安排了厮替他排队,如此才不至于远远的落在后面。

    卯时,贡院开门,开始搜检。

    这个时候的赵青昭,就没有上一次那么好的待遇了。不过赵青昭也不在意就是了。有过一次经验的赵青昭,接过牌子就马不停蹄的开始找自己的位置。毕竟现在没有多少人,找起来也不费事。再等一会就不好说了。

    找到自己的座位后,赵青昭就开始收拾起来了。赵青昭这次的运气不太好,虽说没有在厕所旁边,可隔得也不太远,中间仅隔了十个号房,也是个有味道的地方。

    好在赵青昭,早有准备,着人做了几个厚度不一样的口罩,想来不会太难熬。这次府试要考三场,两天。

    正式开考是在辰时(7点到9点)

    赵青昭,接过试卷。粗粗的翻了一下,这堂考试考的不仅有帖经还有墨义,而且题量比之前的县试多了些,之前的题目加起来是四张纸现在是五张纸,两场的考试放一场考,时间会很紧。同时,也不像之前题目多出自四书,现在的题目也涉及到了五经。赵青昭,撸了撸思路,直到所有的题目都理清了,才开始下笔。

    题目的顺序不像之前是按照四书五经的顺序来安排的,第一道就考的《尚书》大禹谟,要是不熟练的考生,第一道题就会懵逼,而且会十分打击自信心,这是考场大忌。可以说是对考生们十分不友好了。

    不过,这倒难不倒赵青昭。提笔在“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前写到:“游于逸,罔淫于乐。”之后的答案也是信手捏来

    下午考的是策论,题目为“天地大德曰生”。赵青昭拿起试卷笑了笑,简直是送分题了,这篇文章赵青昭前不久才写过。

    赵青昭一边磨墨,一边回忆。待思路清晰后,提笔在草稿纸上写了下来,稍加润色之后,就可以誊写了。

    第二天的考试考的是经义和诗赋,虽然加深了难度,但难住的这些人里可不包括赵青昭。

    上午考完之后,府试就结束了了,

    赵青昭吃过午饭,就出门,前往他心心恋恋的书斋了。这条街道,两面大部分都是书斋,间或夹杂些古玩之类的铺子。路边还有摆着书摊的贩,或是画画的书生。也是十分热闹了。赵青昭打算先去这里最大的书斋见识一下,再来路边逛逛。

    走了差不多两刻钟,赵青昭才走到了目的地。只见这个书斋占地极广,是个三层楼高的阁楼。牌匾上,墨竹轩这三个字写的苍劲有力,入木三分。赵青昭不自觉的赞了个好字。

    里面,五排书架,侧对大门,一字排开。上面不止科目十分繁多,而且摆放的十分整齐。斋里虽然人不少,但在书斋这么大的地方的衬托下,到显得有些零落,远不如之前书斋那样的拥挤。赵青昭心思一转倒也明白过来了,恐怕这里的书价值不菲吧。

    赵青昭,斜绝了掌柜要派人指引的好意,带着风绪风醒二人,逛了起来,这第一层多是关于科举之类的书。赵府府里多的是,赵青昭随意逛了逛就上了二楼。二楼的种类倒是庞杂,不仅有地志,农书,医书之类的杂学,还有武功秘籍,话本说等等。

    这到令赵青昭来了兴致,沿着书架认着的翻找了起来。“《三国志》、《巴楚夜话》、《大魏轶闻》”赵青昭眼神一亮,把《大魏轶闻》这本书拿了出来,略翻了翻,便把他交给了风绪,准备将他买下来。

    二楼的书多,可是真正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