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丁文礼的野望(第1/2页)  回到明末做岛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丁文礼有些老谋深算的看了一眼陈继盛,冷笑着说道:“吴劭勋就是找死!你看着吧,这些人活不久的,真以为仗着是朝廷派来的,就敢在皮岛跟将军作对!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陈继盛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将军现在如此处置,的确是最稳当的,但这些人不除,我皮岛终究不得安宁。”

    陈继盛说完,也转身走了。

    丁文礼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城堡,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的说道:“大明早就已经腐朽不堪了,也是该另谋出路了,当年徐达、常遇春等人,不过也只是太祖身边的一个小兵罢了……”

    此时正在书房内看着李应节密报的毛文龙并不知道自己潜意思中说出来的话已经引起了众将极大的误会,更想不到,这个误会居然比他语重心长循循善诱的教导更加有用了许多,他此刻正在思考的,是如何在广宁之战中,为自己的东江军捞下最大的好处。

    努尔哈赤命镶蓝旗旗主贝勒阿敏率领本部兵马屯兵镇江以防备毛文龙与朝鲜,又派刘爱塔领汉军镇守金州、复州、盖州三卫。

    如此一来,努尔哈赤受到的威胁尽去。

    如今已经是天启元年十一月中旬,毛文龙记得,再有半月,努尔哈赤就应该要杀牛宰马,大犒三军,屯兵海州,准备奇袭广宁了。

    努尔哈赤进犯广宁的警告,毛文龙已经提前一个月的时间告知了王化贞和熊廷弼,但是如今广宁已经屯驻八万重兵,粮草军械更是堆满了广宁城,王化贞虽然还没有自大到只以为可以凭着这临时拼凑的八万广宁军硬碰硬的与后金军交锋,但是在王化贞看来,凭借着三岔河之险要和西平堡的坚固,完全可以死守住广宁阵地。所以王化贞并未把毛文龙的警告放在心上。

    在给毛文龙的回信之中,王化贞甚至自信的以为,自己不日就可以大败努尔哈赤,重新收复辽东。

    信中多次提及蒙古林丹汗会派遣四十万大军助阵,更是隐晦的告知毛文龙,他已经在努尔哈赤的内部,埋下了一枚非常重要的钉子。

    而熊廷弼则是在信中对毛文龙和王化贞两人冷嘲热讽,更是多次提及大势已去,认为退守山海关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曾经的辽东三杰,如今已经失去了斗志,除了自怨自艾和冷嘲热讽,丝毫没有把广宁的战事放在心上。

    从两人书信的字里行间,还有广宁细作回报的消息,毛文龙就已经清楚的窥见了王化贞和熊廷弼两人的内斗已经达到了无法挽救的余地。

    由于王化贞是东林党的一员,在叶向高的支持之下,王化贞在两人的内斗之中是占据优势的。

    但正是由于王化贞在广宁占据了主导权,这才让熊廷弼彻底的失去了主动权和信心。

    熊廷弼的心情毛文龙其实也能够明白,看着一个刚愎自用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瞎指挥,自己又不得不配合,这种感觉,简直就是比吃了屎还要难受。

    熊廷弼现在的这种表现,其实就是在耍小性子,他的这种性格,也注定了他日后将会被传首九边。

    知道这段历史的毛文龙,其实是支持熊廷弼的这种策略的,如果此时实行坚壁清野,将辽东的各种物资和百姓迁入关中,死守山海关的话,已经经济崩溃了的建奴,在小冰河时期恶劣的环境和不断有辽民起义的双重压力下,就算大明不派兵去攻打,后金也会自行崩溃。

    而没有辽饷的巨大经济压力之下,大明朝的内政也能得到缓和,这时候再减轻农业税,大力赈灾的话,大明内部的农民起义也必将会得到遏制,这就不会出现后来的大范围农民起义。

    没有农民起义,大明也不会这么快就灭亡,仅凭后金的那点实力,事实上根本不可能灭亡大明。

    但是熊廷弼的这种策略,注定得不到大明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