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入募军中(第1/2页)  汉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成悳沿东南而进,过浚遒达厉阳,越过牛渚之后便抵达丹阳郡内。丹阳郡与九江郡本就相邻,只江水之隔将其划分。

    丹阳郡治于一郡中心宛陵城,而民望之地却地处郡北,郡北之地含石城、丹阳、秣陵等。乃真正丹阳精兵兵员所在。

    刘涣一众人等入丹阳郡之前,却是半道兜转了数日,只因前行之时,父亲刘普告诉刘涣,厉阳侧之阜陵乃先祖之地,令刘涣务必前往拜祭。

    于是一行人在阜陵附近兜兜转转了数日,令刘涣不曾想到的是阜陵之地竟也繁华,道途打探之后,原来阜陵旁的厉阳乃扬州州治。

    得知此事,刘涣亦是不由愕然,自灵帝重启州牧制之后,一周刺史的权柄已然由原先的监察之职演变的越来越大了。

    只是如今扬州刺史陈温并没有那些雄心壮志,否则也将如陶谦一样,经营徐州成为徐州牧。

    知晓陈温没有雄心大志,刘涣也就并没有过分的想要混脸熟的心情,换句话说依照现在的刘涣,陈温应当是看也不愿多看一眼的。

    于是收拾一番心情之后,刘涣等人直奔丹阳县而去。

    甫一进入丹阳,刘涣就感觉到一股不比寻常的尚武之风。正如传言一般,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

    尚武的风气一瞬间便吸引住了刘涣等人,尤其是周泰,兴奋的行走道旅之时便不断左顾右盼,想要寻个人较量一番,却惹得路人怒目而视。

    瞧见刘涣等人一脸嫌弃的表情,周泰只得讪讪的收敛情绪,稍倾又兴奋道:“子咎,吾等速速投那县府应募而去!”

    默默的点了点头,寻了一个舍人打探方向之后,刘涣便怀着忐忑的心情向募府而去。

    汉因秦制,这征兵的机制亦是沿用秦的,西汉之初,实行征兵役制度,也就是全民借兵,男子年满二十三需服行兵役两年。

    在本郡服役一年,学习骑马、射箭称为“正卒”,在京师或屯田服役一年称为“卫士”或“戍卒”。

    而光武帝续东汉之后,渐渐废除了征兵制,更多以募兵的方式获取兵员。其实也并不难理解,当初跟随光武帝打天下的各地豪族,都有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在豪强利益稳固的东汉,征兵制是渐行渐远的。

    由此以各地豪强部曲从兵导致黄巾起义之时,豪强只顾自保,而朝廷又无力讨伐,只得放权各地牧守,使其自募兵员,然而此先例一开,使得各地豪强更成尾大不掉之势。

    眼下天下纷乱,各州牧守自然大力募兵,因此刘涣才想到丹阳试一试。

    三人依照指引直接找寻到了丹阳募兵营帐,募兵的地点设置在丹阳城外。

    庞大的落地营帐赫然矗立眼前,辕门上大汉赤黑龙旗迎风舞动。龙旗荡漾昭示着大汉百年威严,巍巍强汉似乎永远都不需为武力而担忧。

    辕门前两个执戈戍卒笔直的挺立着,偶尔盘查一下前来应募者的符传,陆续有三两成群的应募者,在戍卒核验身份确认无误之后,兴高采烈的进了大营。

    见此情形,周泰早已急不可耐的拉着刘涣一同向辕门行去。拿出符传递与戍卒查验,三人尽皆伸着脖子向营内观望起来。

    “汝三人九江郡人士?”查验符传的戍卒有些意外的向刘涣三人确认道。

    “回禀卒长,吾等正是九江人士,只因仰慕丹阳精兵之名,顾来投效!”刘涣连忙拱手应承起来,当下他心中也没有底,不知道丹阳会不会排斥外地应募者。

    微微皱眉,戍卒翘起拇指,指了指身后的大营,沉声道:“此乃丹阳军营,尔等来此作甚,自回九江,郡中自有募兵!”

    再次瞧了眼符传,老卒兀自嗤笑道:“小小年岁,还想应募丹阳兵,汝等受下这番辛苦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