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回 马踏流星千里路(第1/8页)  书剑论英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佑四年,宋仁宗诏令狄青接任枢密副使,同年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现已挥师东进,围困广州。其实早在庆历八年,侬智高就已经控制了右江地区田州一路的少数民族地区,而后以勿恶洞为根据地,开始同交趾决裂。并于次年首次试兵广南西路重镇邕州,宋仁宗通令江南、福建等路以备。

    侬智高在广源起兵,经数年征战,逐渐占领广西全境,在占领邕州后,便自称仁慈皇帝,定年号为启历,与宋朝分庭抗礼,同年即出兵广州,西南求救奏章如雪花般飞进朝堂,仁宗心里十分恐慌,急询破敌之策,可群臣只为自保,哪有直言进谏之人,有的主张放弃广州,有的主张割地求和,仁宗见此,愤怒不已,大叫道:“退朝。”

    仁宗不理群臣,径直来到了曹皇后处,曹皇后知道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就对仁宗道:“群臣安享太平已久,是以均想割地求和,以保晚年无虞。”仁宗愤恨道:“都是群废物,早不该不听范仲淹之言,如今希文新亡,国家失去一臂,朕该如何是好”言语不甚凄凉。

    曹皇后安慰道:“陛下莫要心慌,不是还有一人可用吗。”仁宗道:“是谁?”这时内侍奏道:“启禀陛下,狄国公有表上奏。”曹皇后道:“说曹操曹操就到。”仁宗道:“对了,还有狄爱卿。”

    曹皇后道:“我所料没错的话,这定是狄青的出师表。”仁宗就案上翻开表文,见言辞慷慨激昂,果然如曹后所言,仁宗大喜道:“朝廷有狄卿在,何愁大事不定。”遂不与大臣商定,即昭告天下,敕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总览西南军务。

    狄青接到诏书,谢过皇恩,就对焦赞道:“此番出行,还需一人方保无虞。”焦赞道:“是谁。”狄青道:“渭州杨文广,我手下战将除你之外,可用之人太少,若得杨文广,我军就如虎添翼。”焦赞道:“我这就发兵符,让杨文广前来。”狄青允诺。

    焦赞走后,狄夫人就来找到狄青道:“老爷,你这一走,那云儿怎么办。”狄青道:“我正要和夫人商议呢。”狄夫人道:“老爷有安排了?”狄青道:“我打算让他随军出征。”

    狄夫人惊愕道:“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受得了这个苦啊。”狄青道:“身在将门,岂能不受行军之苦,这么一来,不但避开了高相国,还能借此机会好让他磨练一下。”狄夫人道:“那老爷可得好生照料。”狄青道:“夫人放心,我自有分寸。”狄夫人道:“既然老爷有了计较,那我也就放心了。”

    不几日杨文广到,狄青便整军出发,时仁宗前来送行,见军容整齐雄壮,不禁大喜,遂赐酒与众军士壮行。狄云走的匆忙,来不及与小郡主告别,就写了封信放在了那个油条铺子,又给了小二哥一锭银子,让他交给张老汉,给小郡主带过去,那小二哥见有钱赚,满心欢喜。

    大军火速南下,不日,狄青接到战报,言侬智高已经攻占韶州,他料定下一步定取湟州,便命杨文广为右先锋,焦赞为左先锋,率军驰援湟州,自领中军往湟州出发。

    湟州兵马都监陈曙得知侬智高占领韶州,正欲整备军马出击,此时流星马到,持狄青将令命紧守城池,五日内失了城池皆斩,陈曙听后心下不快,心想:“若不在狄青来之前露两手,岂不是让他小看了。”便与副将庞元商议道:“如今贼军方得城池,必定人困马乏,正是我等建功的好时机。”

    庞元道:“不然,韶州易守难攻,我等兵微将寡,又有狄将军军令在此,将军宜按兵不动。”陈曙怒道:“哼,战机稍纵即逝,狄将军远在京师如何得知前线状况,休得多言,即刻备军,夜袭韶州。”庞元劝不住,只好依言整备军马。

    将至夜晚,陈曙暗出湟州,奔袭韶州,大军奔到韶州,却见城门大开,旌旗凌乱,陈曙感觉不妙,传令后军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