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八字军!求收藏,推荐票!(第1/2页)  我和地府有个契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也不知讲了多久,王大校长终于甩了一下手中的哭丧棒,这才止住了滔滔不绝的嘴巴。

    他表情很满足,犹如品尝到了什么美酒一般,仿佛又回到当年还是个普通教师时,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的场景,想想都让他心神向往。

    胡不归听完却狠狠拍了一下坐着的棺材盖,力气没有控制住直接拍碎在地,满脸怒道:“想不到啊,想不到岳将军竟然被秦会之那个老混蛋害死,真是千古奇冤呢!”

    “敢问将军跟岳飞将军认识?”

    “何止认识,俺们还曾并肩战斗过呢。”

    方晨一下子就震惊了,看样子他来头还挺大呢。

    “哎,世人只知晓岳飞,岳家军精忠报国,却不知王彦将军,俺老胡,俺们八字军上下赤心报国,誓杀金贼的决心呐!”

    说着胡不归就侧过脸,把鬓角下的一行小字让众人看了看。

    方晨这时就真的看见他脸庞下刻着一行“赤心报国,誓杀金贼”的八个小字,比起岳飞将军背后的“尽忠报国”四个字也毫不逊色!

    “八字军?”

    胡不归随后站起身,看着众人就说了起来。

    建炎元年(1127年)九月,王彦带着他和岳飞等七千人强渡黄河,进攻卫州xx县的金兵。激战一天后,宋军收复新乡,取得渡河以来的第一次大捷。金人以为宋军主力来到,便出动几万精兵将王彦军队团团围住。此时,张所已被贬逐岭南,河北西路招抚司撤销,王彦等人已成孤军。王彦见众寡不敌,又无外援,遂突围而出。由于形势严峻,有几位裨将带兵而逃,岳飞也因抗金方法策略不同而离开。

    王彦则带着裨将胡不归等人转战几十里,入太行山,与太行“忠义社”等各路义军领袖歃血为盟。

    聚集到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且十分忠勇坚决。在王彦的节制下,创建起了有名的抗金人民武装“八字军”。

    “八字军”的标志,就是在面部刺着“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表示他们誓与金人血战到底的决心。他们官兵团结,作战英勇,同甘共苦,后来两河忠义社的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所领导的19寨,都听从王彦的号令,最兴盛时士兵达十万余人。兵寨连绵数百里,鼓角之声相闻。此后,凡散在河东、并、汾、泽州和河北怀、卫、相州的一带抗金的人民武装,也都接受王彦的指挥。他们千方百计地进击金军,在金人下令强制河北人民剃头蓄发之后,更激起广大汉族人民的激烈反抗,“八字军”的队伍也得以日益壮大。

    “八字军”和太行人民英勇的抗金斗争,使金兵闻风丧胆。女真统治者十分害怕这支人民武装力量,他们曾以重金悬赏王彦和胡不归的头,为防避这种阴谋暗算,有时他们一夜之间要更换好几个住地。

    在一次金军召集的军事会议上,一个被指定担任指挥的金军将领,一听说要他和王彦的“八字军”交战,吓得连忙下跪,哭着说:“王都统的兵力强如铁石,不能战啊!”金军不敢和王彦正面作战,只好派些散兵堵截王彦运粮的道路。对此王彦早有准备,他派兵在运粮道上设伏,等敌兵进入了埋伏圈中,围而全歼。八字军和太行忠义社等义军,以太行山为依托,沿山筑寨,巧妙出击,取得了一个个胜利。《宋史·岳飞传》载:“……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等,累战皆捷,中原大震。”

    在胜利面前,王彦丝毫不敢懈怠,而是加紧练兵,时刻准备大举反攻金兵,收复失地。如今在太行山南部地区,仍遗留着许多当年义军的寨堡残迹。

    “呃,胡大哥你太厉害了,听的我都热血沸腾。”茅小乐这时候凑过来,朝着胡不归恭维道。

    “胡将军,你真乃民族英雄!”方晨也敬佩了起来。

    胡不归摆了摆手,“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