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分工与市场(第1/2页)  从废墟到罗马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有效的分工对于生产效率的增长,关于亚当·斯密曾经在其著作《国富论》之中开篇就将其阐述的清清楚楚,丹妮娅虽然之前曾经在学校图书馆内无数次的看到这本被人们反复提起的经济学类书籍,但是从未提起兴趣要去翻阅他。

    但是让丹妮娅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在过生日时从自己的挚友哪里居然能够收到这本书,由于是自己相识多年的挚友相赠,也只好收了下来,随手放在自己的电脑桌旁,闲暇时间也就随手翻开几页看看,然而也大都是看不进去,看了几页就将目光转到自己的手机上去了。

    由于某天宿舍停电,百无聊赖之中丹妮娅就借着烛光翻开了这本已经积了一层灰的书,泡着室友过年时从老家带回来但是从来没人喝的养生茶,也就这么看了下去,初看下去还觉得可能由于翻译原因晦涩难懂,但是随后倒也觉得颇为生动有趣。

    等到久违的灯光再次驱赶走房间的阴暗之时,这本书的也仅仅看完了第一篇,由于是第一次阅读,其中作者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倒也新鲜,自然还是有些印象,即使是后来也看了许多的相关书籍,不过那种奇特的感觉倒是一直保留的下来。

    分工能够使得某个特定环节的工人技能熟练度有着显著的提升,也降低了工作的上手难度,同时也免除了工人们在不同的工作中来回转换,从而产生的熟悉每一种工作所损耗掉的时间,还有可能会产生更下省力或者效率更高的机械。

    仅仅是要生产一个制作链甲所需要的小小的铁环,就需要抽铁丝,拉直,将其缠绕到铁棍上变成一串像弹簧一样的东西,再将这些弹簧截成一个一个的小铁圈,经过加热在将他们砸扁变成圆环,如果是对接圆环,那么整个步骤就到此为止,如果是铆接,那还要在两端开上小孔,将楔子钉到里面,这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圆环。

    而这就需要七个环节甚至更多,而这在过去全部都要由一名铁匠全部完成,而由一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所要损耗的时间,如果能将它们全部都节省下来的话那将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数字,人类总是很难从一种工作转变到另一种工作。

    倘若是在同一个场合还好,但是如果两者是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着不同的工具,那将无遗是一场灾难,他们总是在在刚开始时难以集中自己的精力,于是一种懒散的习性就逐渐从他的身上形成,除非是什么紧急情况,不然他们总是那样的。

    因此,由于种种原因也就早就了链甲高昂的价格,也让其成为了骑士的专属装备,而为了维护自己麾下的骑士这些装备,领主们也要将自己一片土地上的收入交给骑士,以换取封臣们在战争使其自备甲胄和马匹来为自己作战,这也是西欧封建制形成的一部分原因。

    至于原料,现在罗马城内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最需要的反而是掌握了各种技能的人,然而精通某种技艺的工匠寥寥无几,若是让他们独自来为自己的士兵们打制链甲恐怕成品不会让人满意,但若是将链甲的制作分为不同工作流程,使其专精于某一个自然是容易很多,所以通过分工来降低工作难度,使得另一批技能还不是那么熟练的工人参与链甲的制作这也是丹妮娅的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旦能够实现量产之后制作一件链甲的成本将会降低许多,如果所有的士兵都能够穿上一件结实的链甲,那么之前贵族和平民的分界线将会变得模糊,至于会对之前古老的封建制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丹妮娅还是很好奇的。

    不过丹妮娅并不打算让自己的铁匠制作那种只能当样子货的对接链甲,那种东西如果收到利刃的刺击直接会将铁环撑开,导致链甲损坏,而铆接链甲制作工艺自己也仅仅是在某个不存在的网站上大概的看过手工大佬的视频,至于具体的数据,那真的就只能让那些工匠们自己凭借着他们的经验自己慢慢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