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二章 最是绕不开 此楼有缘人(第1/3页)  第三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围绕着景闲大厦,有这么几个固定不变的高频出现人物:物业公司的余大姐,房产公司的邢亦善、钱芬芬、保安兼电工买买提江,商场承包人田建军,苏民,还有我。

    余大姐为人认真热情,待人如沐春风,不过,真要是生气起来了,也是下手不留情的那种。但说到底,心还是软的,对于我的帮助非常多。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余大姐,还是景闲大厦主体快完工的尾声时候,在开发商对口项目负责人邢亦善的指点下,远远的指着那个正绕开混凝土搅拌机作业的一片施工地面,从上面搭的竹木架子上一跳一闪地,蹑手蹑脚地快速走出工地大门的鲜黄色防晒服中年女子,告诉我:“以后,你就和她多打交道了!她就是物业公司的余经理。”

    后段的施工、入驻、水电等等,都必须经过她,我得和她弄好关系。

    于是,就主动追下楼去,截住她,当时她的脸正面向太阳,所以不得不被阳光刺得紧皱起眉,额头上也挤出了几道横纹,眼睛盯着我,仔细听我自我介绍,脸上的皮肤很黯淡,是那种传说中的“内分泌失调”显于外表的标准样子。

    原来她是已经退休了,这算是退休后的全新工作。和开发商黄平一起,大家以股份的形式,共同成立了物业公司,对这座大楼的后续进行管理。

    在我介绍了我们是在这座楼里做所有的通信工程之后,余大姐是一副很钦佩的表情,在她看来,这种技术活,怎么都应该是一个糙汉子来完成的,而不是面前这个个子女人。

    更没想到的是,原本是我央求着要请余大姐吃饭,好多聊一些;到后来,却是她请客,还邀请了她的先生,也是一位退休干部,看上去比她大很多,还戴了一顶礼帽,在室内也没有摘,估计是要掩盖发型上的缺憾吧。

    我们一起在一个西餐厅里吃饭。席间,我很是认真的给他们夫妇俩,把在电信公司招标会上的那番“故事汇”又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告诉他们,我在广州已经建设了两年的美化天线了,现在,要把这个产品带到我们喀什来,未来的城市,会非常漂亮,与一线城市一样。

    或者是我的热情和初来乍到的盲目自信,深深地感染了余大姐,她对我的评价是:“反正我看好你,黄琳,以后喀什这边的发展,就要靠你这样的年轻人来带动,多带进来一些好的东西,多挣点钱!我先生以前也是相关领域的单位工作的,要是有他能帮得上的,你尽管找我们。”

    就是这份感动,让我觉得,余大姐在代表喀什人民“欢迎我”!这比那个代表着“广州人民”限一周内请我搬走的前房东“驱赶我”,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为什么不来这样急需要先进技术、又对人才尊重的三线城市,而偏要缩在所谓的一线城市里被人随意驱赶呢?

    那一时间,我觉得自己不仅来对了,还来得有价值。

    是余大姐的热情之手,让我感受到了受重视、被肯定的力量。

    邢亦善、钱芬芬,他俩都是黄平总的手下,一个负责具体的项目,一个负责财务。

    由于和邢亦善打交道次数最多,我们已混得很熟了,他对于我的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是全力支持,并且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给我搭建了梦想成真的阶梯。

    包括整个楼的通信工程、楼顶的美化天线造型设计变成了三间机房、东北角的ld大屏,几乎所有关于景闲大厦的重大投资,都是由他来帮我完成最重要的一步的。当然,他家的计算机,也总是我帮他去搞好的,什么连上啊、重装个系统之类的。

    在最初我不停地去房产商办公室里谈业务合作的时候,都是黄平指派邢亦善主要对口接待的;而钱芬芬,却一开始充满戒心,也一直嘴里不停地讲着常州话(其实,这才是我应该有的乡音,爷爷的家乡,但我却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