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章 散万金过客 享善意新年(第1/3页)  第三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九天给了应有的冷,零下17-1八度。

    不得不在这两天里奔波,是为了1八号要扣的社保费而东拼西凑,把散落在各家银行中的钱全部搜罗了一番,还有件事,过年给下一代的600元红包和窝的月供八00,就可以了。

    把这一年过得如何干净,净身而过。

    万金散去还复来。

    刚刚到账的钱还没有在账户里呆够0分钟,就被我散给了余大姐和喀什乌市的两个会计,只给自己留了000元不到。

    我尽力了。

    安心不已,于是新年的第一天,初一大早上,精神得比鸡起得还早,才5点多,就精神得不行,一边补看《春晚》,一边给好友们发了个100元的大红包。

    看着祖国的大好风光、美食无限,十分自豪!幸福感很高,一激动,画了个大公鸡的地图,开始盘点自己去过的省有16个,还创作了分省歌的“三字经”

    京津冀黑吉辽

    鲁晋蒙沪苏浙

    皖闽粤湘桂滇

    川藏渝豫鄂陕

    甘宁青黔钓赣

    新鹏琼港澳台

    整整一年里,这是唯一没有任何压力的一天:大年初一,世界是满满的爱意!我知道这一天可以放纵。

    太于珍惜,于是初一从5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点多,惬意慵懒之极!

    其实“散光”的传统,是有遗传的,老爸也是这样的一款。

    对于金钱的态度,老爸总说,一生中,总有过不去的坎,真正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姐和大姐,在时候,因为邻居只给了一根冰棒,当时还的二姐不懂事,一个人独霸占,大姐不愿意,就两手扣吊在门把手上一直哭闹,也要吃,急得老爸把全家翻了一个遍,也只找到三分钱,当时最便宜的水果白冰棒,也要5分钱一支,不够。当时,他说,看到大姐的嘴巴都咬紫了,他心痛得不行,又没有办法。

    在他的自传里,是这样说的:

    “就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我的家庭是什么情况?我已有两个孩子,女儿都很,大的才四岁,的两岁多,老婆上班,家里无人照管,我岳母去阜康,大的带的。

    钱又省,连买菜的时间都没有,还要给我送饭,惊天动地,有时刮风或下大雪,在新疆来讲不足为奇的,又是一个春节来临了,家里什么都没有,不要讲给孩子买东西吃喝用什么也没有,更谈不上肉类,本当乌市的职工50公分就是大量供应的话,我也没钱去买,只好穷有穷过的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大概是快大年三十夜,我的师傅两口子来我家,从河南带来的大肉,估计到4公斤的样子,更想不到为我的孩子每人一套新衣服。

    是我师傅老伴亲手做的,我心里不知说什么好,这件事儿是我终生难忘的事,另外还有一件也是我终身永不忘:我的二女儿在孙启震家玩,他妈妈买了一根冰棒拿回来,老大看到后要吃,老二不给,这时我满屋子满口袋翻,只翻到了三分钱,缺两分,问别人家借两分钱都没有,毫无办法,老大也就六岁左右吧,手抓房门拼死哭,这情景怎么都忘不掉。

    房间没有洞钻,要是有,我可能急的往地里钻,而老二快吃完了,但老大还在大哭。

    当爸爸的心里是什么味道呢?只要有儿女们的爸爸妈妈,可以理解此时此刻心情了。”

    后来我们给爸说,为什么不切成两半,两人一人一半呢?可是当时老二霸着不给,大人们急了,也没想出这种切两半的方法。

    老二提起这事,也是毫无愧色地大笑:“我那时懂个啥?也没人好好教育下我。”老大更是摸一摸头:“啊?有这事?我咋没印象。”

    搞半天,最受教育的是老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