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与父亲一起上大学(第1/2页)  雨之倾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她痛快,队友们也高兴,一下场就围了上去,给她道贺,一个个热情无比,一顶顶高帽不要钱的奉送了过来。与先前的态度截然不同。

    也是啊,囊中羞涩日子大家都不好过,身为师姐,她不背锅谁背锅。现在拿到了冠军不用再为钱发愁,终于可以舒舒服服、风风光光地回家了,自然不需要她当背锅侠。前倨后恭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不管怎么说,反正她就知道会厚脸皮神功的不止她一个,队友们现在一个个练得也都不差,可以不计前嫌抱大腿抱地心安理得。很有前途的嘛。

    颁奖典礼,张雨婷如愿以偿地领到了金牌,还有荣誉证书及八百元的奖金。证书与金牌都归她个人所有,奖金按照规定,所代表的体育单位拥有百分之六十,余下的才是个人所得。不过现在队里经费拮据,连回去的路费都紧张,她索性就全部上交。方便大家在回去之前,改善一下生活条件,也省得被人惦记。

    其实在颁奖前,张雨婷很想运用中级体质找乔利复切磋一番,现在她的中级体质,对比起前年,又有了很大的提升,完全有与他们一博的实力。打无差别是,跨性别无差别比赛才是她的目标。

    只可惜组委会根本就不考虑她的申请,认为是在儿戏。这个想法只能作罢。

    闭幕式之余,张雨婷串联了她之前关注的那些选手,一起到体育馆外的广场上拍照。早在男子组比赛的那几天,她就刻意地与他们碰面,有心之下一一“结识”了他们,提出了赛后合影的要求。

    举手之劳事没人拒绝,拍个照又不会怀孕,对吧。况且又是个美女、歌星呢,主动要求合影,大家就是再赶时间,这个忙也会帮。

    体育馆大门前的台阶上,集合起来的众人代表了男子组与女子组的优秀选手,前后站成了两排。张雨婷个头最矮,如同被众星拱月般站到了前排的最中间,半举双手,左右比划着剪刀指的姿势,一脸地傻笑,留下那个年代朴实的镜头。

    几十年后,物是人非,这几张照片也成为华夏留存下来,能见到的最早期那批散打精英的合影照,弥足珍贵。

    七月十六日,各参赛队陆续打道回府。张雨婷也随教练和一众队友动身启程,本届大赛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返回昆明,她才获知,中戏、燕电、沪戏三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已到了好几天,在陈翠珊那存放着。高考成绩也已放榜,今年的高考试题很难,理科满分是690,文科640,全国录取分数排第一的沪旦大学复旦,此时全国大学的排名与后世不同录取分数为仅为560,第二的华夏科大550,第三到第五分别为燕大、华夏人大、菁华,录取分数线均为540。而且全国约有0所大学只录取第一志愿考生。

    云省今年高考的文理科状元双双花落云师大附中,而她的551分在十二中已属于顶尖的了,在全省却是连前10名都排不进,如果第一志愿填报的是燕大或菁华,还有机会被两所大学录取。现在自然都没她的份。

    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如今她需考虑的是上哪所艺术院校就读,也好提前作准备。关于这个问题,吴航远不提供建议,由她自己思考。陈翠珊倾向于中戏及燕电,与吴维涛同就读于一个城市,相互间有所照应。吴维芸还在为她不上科大、燕大、菁华耿耿于怀,不参与讨论。

    还有一个家庭成员吴维涛远在燕京,暑假也不回来,给不了她意见。

    别人的意见可作参考,而她自己,原先根本没准备要报考导演专业,一心只想当演员,不过经历了艺考后,心态逐渐有所转变。更关键的是,燕京的资源与机遇比沪市更大,有利于她接下来的发展。

    权衡利弊。绕了一大圈,结果她又回到的原点,最终选择了中央戏剧学院。

    七月下旬,录制完第十九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