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二十几岁青年,穿着件淡绿色的马甲,里面是一件灰色的戴套长袖,裤子是是一件淡黑色的宽松长裤。这样的衣着搭配陪他也蛮合身,时尚的,可以看出来他是个很有主见的人。
这个青年看了看林母,在抬头看了看上面的座位号,对了对手机,好像确认了什么又将手机收了起来,俯下身,轻声叫唤了一声
“阿姨”
林母磕着瓜子,低头玩手机,这个青年在她旁边站了有一会了也没察觉。一时居然没有回应。
“阿姨”青年再次叫了一声
林母一吓,抬头,这才看见青年,有些愣懂,这是谁啊?我不认识啊!林母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看还歪着脑袋睡着的林父。
“阿姨,请问您是宏的阿姨吗?就是陈浩宏”
不等林母开口,青年就主动说到,这是闽南口音,是林泽的家乡口音。
这句话直入主题,既点明身份,也可以快刀斩乱麻速度的确认一下,还能避免后面可能出现无语的尴尬。
这时林父也察觉到旁边的动静醒来了,突然的睁开眼,一眼就看见了青年正在他妻子旁边。
因为长时间没开口,又睡了一觉喉咙有些干,皱着眉,声音有些发哑的向林母问
“怎么回事?”
林母有些迷糊的刮了林父一眼,我都没没搞明白怎么回事,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林母有些结巴的回答道。
“我是宏浩宏的阿姨,你”
青年一听回答,就知道自己找对了,笑容灿烂的说道:
“我是宏的同学。”
“那个,叔叔阿姨您们现在的车票也是宏叫我帮您们买的。”
宏,全名是陈浩宏,是林泽的表哥,以前林泽经常和他还有几个表弟玩的很来,就是到现在他们几个兄弟还有联系,算是很亲。
按照华夏的传统的血脉亲属联系。
父亲这一家的林泽是直属血亲,这一辈里的兄弟姐妹都以堂哥,堂弟,堂姐,堂字相称。
母亲这一家的林泽是旁系外亲,这一辈里的兄弟姐妹都以表哥,表弟,表姐,表字相称。
说明白点,一个家族里,族长的儿子的孩子为嫡系,女儿的孩子为旁系。
还有你叫你父亲的爸爸时叫爷爷。
你叫母亲的爸爸时叫外公。
这里分的最明显。
一般来说应该是和父亲这一辈亲,但林泽从小到大,除了很小时爷爷还在世的时候,与父辈兄弟几家还有些来往,可爷爷去世后,父亲的几个兄弟姐妹因为一些事关系闹得很僵,就少有来往了,如今林泽接触最多的亲戚还是母亲这一边的。
而林泽父母毕竟是以前的过来的,做的也不是什么大生意,还是传统文化的这块的生意,所以对现在日新月异的网络了解的并不多。他们不会在网上买东西,更加不会在网上订票。
宏表哥,毕竟是年轻人,而且已经有二十好几了,林泽父母在网上要弄什么,买什么东西都是叫宏表哥帮忙的。
至于为什么不叫林泽弄,他们觉得还是学习重要点。
如果这个青年真的是宏的同学,宏表哥有事或者给他这个同学买更优惠的话,还真有可能叫别人帮忙。
林母不会想那么多,她只是听这个青年的口音是她们那里的人,还能准确的说出陈浩宏这个名字,看年龄也和宏表哥相仿,就已经有几分信了。
但现在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负面的信息因为容易吸引在这个快节奏社会里生活的人注意,所以也被有心人大肆报道。
这让在公共的信息交流中负面信息和正能量信息比例差距过大,让大部分人都以为这个社会还是坏人多,好人少,人心复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