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驰援(第1/2页)  热血中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驰援

    喜峰口危急!

    山海关危急!

    冷口关危急!

    古北口危急!

    无处不危,无处不急。

    硝烟战火弥漫在古长城上,这条六百年的明长城正在经受着建成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纷飞的炮弹在长城上炸响,无畏的勇士拼死抗争,用鲜血来浇灌长城的城砖……

    关东军在喜峰口蒙受前所未有之奇耻大辱,盛怒之下的花田一郎下达了强攻的命令,从喜峰口侧翼的罗文峪袭击,意图从侧面打开僵持的局面,罗文峪的守军俨然承受不住日军的猛攻,罗文峪是喜峰口极其重要的隘口,若是罗文峪一旦失守,喜峰口陷落,也是早晚之举,因此,罗文峪不能有失。

    长城抗战处处吃紧,军政部的援军迟迟不到,作战各部队自身尚且难保,无暇抽调兵力协防,无奈之下,二十九军只能自保,从喜峰口抽调一部分兵力前往罗文峪支援。

    任务落到了许晨风的头上,从三团抽调出一个营的兵力,由旅长亲自率领,前往罗文峪支援,令人心酸的是,说是一个营,实则兵力仅有区区三百人而已,三团剩余战力已经难以凑出半个团,何来轻易调出一个营呢。

    旅长亲自带队,由此可见,罗文峪事态之危急程度,一路急行军,朝着罗文峪的方向赶去,士兵们脚上的草鞋显然经受不住急行军的磨砺,不少士兵们脚下的草编鞋底已经磨穿,脚底板已是鲜血淋漓,即便如此,也是咬着牙,一步不停的朝罗文峪行军,不敢怠慢。

    尚未抵达罗文峪,隔着四五里地,就能听见隆隆的炮响声和连绵起伏的枪声。

    喜峰口为冀东长城上的一个关口,口外群峰耸立,险要天成。乃是华北之屏障,冀东、热河之咽喉。喜峰口之左为潘家口,临滦河扼长城,右为铁门关、董家口,喜峰口乃是进出冀东地区之要隘。

    许晨风的黄埔军校没有白读,地形战略课程没有白学,自然深知,在喜峰口战役中,侧翼的罗文峪,更是重中之重,罗文峪地处喜峰口西南五十公里,南距遵化十多公里,长城自西向东在这里向南拐了个弯,虽然距离他们部队所在的主阵地稍远一些,但是却为喜峰口后方联络线之侧背。两侧山势陡峭,隘路纵横。

    其西的隘口名“山楂峪”,倘若日军将该地占领,29军主力阵地喜峰口将受到严重威胁;日军若是长驱南下遵化,部署在平东的军队均将被断绝后路,那么一来的话,若是日军深入内地,那么整个长城抗战将再无意义可言,东北军以及中央军在华北的防线势必全线崩溃。守卫罗文峪的部队是第29军第2师,正面过大,兵力薄弱,仅赖长城之险对抗日军,显然不够。

    日军知道罗文峪是打开喜峰口破局的关键,东北军的弟兄们何尝不知罗文峪的重要性呢?

    旅长带着许晨风一行人,快步急行军,为的就是在日军攻陷罗文峪之前,尽快的投入到保卫战之中,支援二师的弟兄们,将这一腔的热血撒在罗文峪的土地上,五十公里急行军,再累也得咬着牙挺下去,谁都不许停下。

    拖着如同灌了铅一般的双腿,每迈动一步,仿佛有千斤坠一样,每个人都是如此,但却无一人叫苦,他们谁的心里都明白,若是此刻停下休息一分钟,那么罗文峪便增加一分钟的危险,若是休息一小时,那么,等到他们到达之后,日军可能已经拿下了罗文峪……

    谁都不敢怠慢,谁都无法承担起丢失阵地的责任。

    “旅长,您快看,罗文峪的弟兄们还在坚持,阵地还在我们手里!”许晨风指着炮火覆盖中的罗文峪阵地,虽然尘嚣弥漫,但是依稀间,依然可以看见那面青天白日旗斜斜的飘扬在阵地的上空中。

    阵地没丢这句话令旅长精神为之一振,拿出毛瑟枪来,往前快步冲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