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二十二章 将星传奇(二)(第1/2页)  热血中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二章将星传奇(二)

    若是将后背托付给了三十一集团军,仗打到最艰难的时刻,突然间中途划水了怎么办?

    尽量的少跟中央军合作,宁可自己去打,也不要将后背留给中央军,这已经成为了地方军同仁眼中的共识,没有人承认这个说法的存在,但是却不约而同的选择如此去做,不信任、不相信、不合作、不配合等等潜意识中都在抵制中央军。

    迄今为止,中央军打的战役中,最有血性的一仗还是在淞沪会战时期,几十万中央军精锐尽出,打出了难言的血性和激情。

    可淞沪会战之后,似乎是打掉了中央军的锐气,亦或者是军政部的授意,接下来的历次会战之中,中央军的战斗力大不如前,似乎是在收着打。

    不会再像是淞沪会战这般拼命,习惯了保存实力,让地方军先上,地方军拼完了之后,中央军再上……

    随着战局的深入和进入到了胶着状态,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的分歧也陡然而生,面和心不和的例子越来越多。

    地方军认为,打仗的时候,都是他们在前方顶着,每一战损失最大的是他们,可是战后补充给养和装备的时候,总是中央军优先配给,全没把他们当一回事儿,都是为军政部打仗的兵,都是国民革命军的队伍,为何差距会是如此之大?

    这一点,川军的兄弟们最有发言权,自出川以来,没有得到过一兵一卒的补充,没有得到过一枪一弹,甚至赤手空拳的就被送上了战场,打的用的几乎都是捡死人用的装备,一步步苦撑到了今天的地步,现在的川军已是今非昔比。

    可中央军的部队也是有苦衷,认为,在正面战场上,从淞沪会战开始,都是他们投入最大,损失也是最惨重,尤其是淞沪会战,数十万中央军部队血洒沙场,损失殆尽,至今都难以恢复元气,旁系部队战斗力差劲,心怀鬼胎,还总是想着让中央军来顶上,自己躲在背后保存实力。

    一到打仗就不见人影,一到分装备、分给养的时候就冒出来争功争利。

    更令人气愤的是,总有种旁系军阀领袖的军官,借着国家大义来压中央军,将中央军部队调到最难打的战场上去啃硬骨头,以此来消耗中央军的实力,达到其“借刀杀人”的目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地方军认为中央军不听指挥,多吃多占,而中央军则认为地方军热衷保存实力,甚至背地里暗统日本人,破坏抗日。

    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声音,什么都有,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的矛盾始终不曾中和放下,反而有种朝着愈演愈烈的态势发展。

    中央军和地方军,到底谁的战斗力要强悍呢?自己说了不算,还是要问一问日本人。

    岗村宁次曾经在对日本军部的报告中,单独的提到过这一点:敌军抗日势力之中枢,既不在于中国4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于包括若干地方杂牌军在内之200万抗日敌军,而只在于以其委员长领袖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的抗日意志。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

    可以说,在日本人的眼中,认为中国抗日武装力量的主力部队还是中央军。

    中央军的装备是中国陆军中最好的一支,而指挥中央军作战的中国军官基本都是出身于黄埔军校,亦或者是其他高等军事院校的毕业生,出色的理论基础以及扎实丰厚的战场经验,这其中,大部分的军官都能够做到将理论与实际战场相结合。

    在中国军队里头,成名的军官基本上都有着军校出身的背景,没有几个是真正的“泥腿子”,即便是旁系军阀出身的抗日第一悍将张自忠将军,其本人也是北洋政法学堂毕业出身,高等学历的毕业生。

    为何日军军部会把中央军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