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破土(第1/4页)  炽热的黄土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85年的春天,改革开放的春风悄然间吹遍大江南北。贫穷落后的大西北也是紧跟脚步,大阔步地昂首迈进新时代。不过,由于区域不平衡的原因,或是交通不便加上消息闭塞,这里的有些山区还没有被着伟大的历史决定所唤醒,仍然处于封闭落后的生活境地。

    就拿夏拉镇来说,村子与村子之间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差距,有些地方的农民已经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有些地方却丝毫未动,处于萌芽之中,欲破土而出。

    (一)

    气候变化有点快,阳春三月的日子还未结束,天空开始飘起了乌云,紧接着,淅淅沥沥地小雨飘飘洒洒地落向人间。大地上的小草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尽情地沐浴着春雨的甘霖;而漫山遍野的花儿像害羞的女子,脱掉了外衣成群结队地泡在雨水里洗澡,开地更加艳丽了。

    在农村,这样的小雨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劳动,正逢小麦播种时节,田地里到处都是辛勤劳作的农民,弯着腰吃力的行走在松软的泥土上,慢悠悠地从地这头到地那头,一点也不着急。在他们心里,小雨就是个调皮的孩子,虽然淋湿了衣服,但他们依旧是开心的。

    村门口驶来一辆东方红拖拉机,轰隆隆的声音急促而刺耳,时响时断。

    好久没有看到拖拉机了,它的出现引起了很大骚动,各种猜疑铺天盖地而来。

    “这是谁家的拖拉机?”

    “应该是个有钱人,是付华?”

    “我看不是,付华早就种完了麦子”

    “猜猜,拉的是什么”

    “看样子是化肥吧”

    一群孩子顺着地埂像箭一样嗖嗖地奔向拖拉机驶来的方向。

    这时的大人们不会去凑热闹的,他们只会站在远远的地方观望。但是他们的想法与行动是相互矛盾的,其实他们更想知道拖拉机是从哪儿来的,车上装的什么,只不过自视清高的他们,不愿意被那些成天说说道道的老人们把他们的名字定性为“二流子”。这个称谓就像个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然后会像风一样传遍整个村子。一旦传开,你就会被这里的人列入黑名单,如果家里有个棘手的情况或者需要帮忙,没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热情地伸出援助,甚至背地里到处都是一些流言蜚语,唾沫星子也会把你淹死。就拿付凡凑钱买肥料的事来说吧,他跑遍了村子里所有家底殷实的人家,几乎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即便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是如此。

    付凡很难理解村里人的变化,几个月前热情的村里人竟然变得陌生起来,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了?付凡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

    走投无路的付凡有点灰心,以前美好的想法终究是想法,在现实面前它们是很脆弱的,就像肥皂泡一样,随时都会破灭。

    妻子英菊早就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只不过她并没有阻止丈夫,而是很坚定的同意了,到最后,丈夫的失败成了最好的印证。

    英菊对事物的变化是很敏感的,细微的变化或者是看似很平常的小事,她总会小心翼翼地不露声色地加以分析,这就是女人不同于男人的地方,尤其是像英菊这样聪明而有文化的女人来说,不足为怪。她早就看出了村里人的变化,没有人会借钱给付凡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英菊心知肚明。

    就在丈夫忙着凑钱的时候,英菊让小白给城北县的娘家写了一封信。信里说了他们的想法,还有就是遇到的困难。不过,城北县那边早就开始了改革,从传统的农业种植已经转变成了现代的种植结构,取得了许多成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娘家人特别支持英菊,答应帮助付凡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夏拉镇由于交通不便的原因,当下化肥的价格要比县城贵,再加上没个熟人,就怕吃亏上当。镇子上的假货是出了名的,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