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重生(第1/3页)  炽热的黄土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付家村里到处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金窝窝,银窝窝,付凡家里的穷窝窝;金蛋蛋,银蛋蛋,不如付凡这个傻蛋蛋。

    再谱上简单的西北小调,竟然让着顺口溜有了诗的味道,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消遣时光的乐子。当然,还有比着更富有爆炸性的话题,付凡要当老板了。难道是付凡疯了?还是要经历一次投胎换骨的重生。

    (一)

    时令已至春末,大地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麦田和生长旺盛的小草。各式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把这大地装点的风外妖娆。村子里的柳树、杨树已经是枝叶繁茂,把这里破旧的院落围在其中,不再是荒凉的景象。

    按往年来说,这个时节应该是村里最繁忙的时候,大多数人们准备给麦苗锄第一遍杂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不过,结果是相同的,就是在旱季到来之前,把所得事情办妥了,等着抢水灌小麦。

    付凡的地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与这万物生长的春天相脱离了,除了地埂上连片的小草尽情地吐露着翠绿之外,一片光秃秃的,让大家不可思议。

    村子里的歌谣好像跟付凡现在的实际情况很是吻合,每个人对付凡的行为充满着厌恶之情,尤其是那些老人,已经把付凡的名字跟村里的二流子相提并论了,甚至把他的祖宗都拉出来批了一顿。还有就是那些造闲话的女人,在这繁忙的季节里还能抽出时间说闲话,让人大开眼界。

    “你说,这么好的地,浪费了,有点可惜。”

    “不是吗,我家的地都是山地,做梦都想要一块离夏拉河近的地,可是咱命不好,得不到。”

    “就是吗,这么好地慌着真可惜。”

    “我看你们想错了,英菊那么聪明的女人,说不定要干大事。”

    “去去去,瞧你说的,就他们家的光景还能干大事,除非穷窝窝里飞出金凤凰来。”

    “散了,都去干活去,一天到晚就知道造闲话。”支书付田扛着锄头走了过来。

    “支书,付凡家的地能不能划给我家种,反正慌着怪可惜的。”春梅挤眉弄眼地说。

    “你说给你就给你,土地使用是有政策规定的,我这个支书都没权,就你们这群没文化的败家娘们,还想干个什?”支书说着向地头走去。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温暖的照耀着大地。小麦地里的露水已经慢慢退去,大地看起来是那么的苍翠欲滴。

    这时的麦田里除了绿油油地麦苗,看不到半点人影,而与麦苗争夺营养的杂草因露水的原由,又可以多活些日子了。

    靠近夏拉河的那块光秃秃的土地上,就见付凡一家人开始忙碌着种东西了。

    付凡赶着黄牛走在前面划地,英菊端着个大脸盆,跟在后面,边走边向地沟里洒肥料。而后,付凡把老牛绑在牛桩上,回过头拿着榔头把犁头翻起地土块像拍黄瓜似的敲烂,再用榔头慢慢地推平整。后面是小柏姐弟俩,弯着腰吃力地往地沟里快速地摆放着一根根像柴火一样粗的党参苗,两根苗子之间相距大约2厘米,不能太稀疏也不能太稠密。

    付凡仔细检查着放在地沟里的党参苗子,是不是符合他心里的标准。如果间距太大或太小,他就像一个专家一样耐心地指导他们。

    “苗子要放整齐,不能超出地面2厘米。”付凡边说边给他们做示范。

    “肥料要多点,不要节约。”

    “土块要敲细,不能有疙瘩。”

    “里面的杂草有捡出来。”

    一向话语不多的付凡,好像变了一样,整天有说不完的话。最多的就是,把他从毕家村学来的技术反反复复地说给英菊听,或者就是把报纸上的文章一字不落地自言自语。

    一个农民竟然有了读报纸的习惯,这对于落后的付家村是件稀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