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竹筐和草鞋(第1/2页)  顾小白的原始生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顾小白的原始生存最新章节!

    这天,小白进到小洞里整理粮食,一股黏腻感从脚底传来,他愣了愣。把手里的油灯凑过去看了看,发现这种黏腻感来自脚下踩到的南瓜。

    很显然,洞里的潮气太重,他们的南瓜受到湿气,有的已经开始腐烂了。

    这样不行啊,南瓜可以说是他们冬天的重点储备粮之一,这才多久,就开始出现这种情况。

    小白仔细的查看了一下其余的南瓜,除了踩到的还有三个南瓜坏掉了,其他的到还好,但是谁说的准还可以放多久?

    小白沉思的想到,这些南瓜为什么坏了,主要还是接触着地面湿气过重的原因,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可以把它隔开又不占空就好了...

    对了!他们不是有竹子吗,试试看能不能编几个竹筐出来,有了那玩意应该就不怕储存的粮食受潮了。

    有了这个想法,小白立马就开始行动起来。小时候他还住在乡下的时候,觉得这个东西好玩,就和村里的老人家学过一点,虽然时日有些长记不太清了,但是大体上还是能回忆出来的。

    竹子取一年以上的青竹,砍回来的竹子,去掉竹枝和头尾,再根据需要锯成一丈(三四米)左右长度的竹材。竹材最好两天大小差不多,这样做出来的竹筐才好。

    锯好后还要劈开,一般一根竹材劈成四等份或八等份,根据竹子大小和不同用途来确定。

    当然,为了能做出满足小白条件的篾片,着实让他们大为费劲,目前的工业水平还存在于石器时代,只能用特别锋利的石头片细细的把竹子削成成品。

    为此,他们捣腾了一个上午,才做出了一把能够用的篾片。

    把劈成两指宽左右的篾片,刮去竹青,去除竹节,再破去内壁表层。这样能用来破成编筐用的篾材就所剩无多啦。一般一瓣篾材,能破出一毫米左右的篾片是四条左右。再将这些篾条一横一坚地编织起来。

    编织好的竹筐需要用筋条来支撑定型。而这些筋条就是第三步中的篾材,选出一部分,去节刮青,在需要弯折的地方削去内壁,再弯折成90度,用火烤热。冷却后就能定型。

    把这些定好型的筋条安装到编好的竹筐上,再收好筐口,一个竹筐就做好啦。收口可以用细篾,也可以用麻绳。

    说的形象点就是把筋条生用绳子缝在竹筐上。再在这些筋条上拴上更粗的绳子,就可以挑起来。

    不过他们现在可没有麻绳这个东西,用草茎搓出来的绳子不够坚韧,因此不太适合拿来用。

    捣腾了半天,终于做出来了第一个成品,碍于手脚生疏的原因,竹筐看起来有些歪歪扭扭的。

    几人打量着这个筐,不明觉厉的看向他。小白缓缓说道:“这个呢叫竹筐,是用来装粮食的,比起直接放在地上,用它可以装更多的食物,更重要的是不会像今天坏掉的南瓜一样,可以放的更久呢,而且也不会碰到脏的东西,所以我打算多做一些这种东西,把咱们得食物都用它装起来。”

    哦,原来是这样。

    三人顿时都清楚了这个东西的用处,最感兴趣的还是小山,更多的是觉得有趣。

    “小白,你教我怎么弄吧。”

    见小山那么热衷于这些东西,小白也没打算藏着掖着,就开始教了起来。

    “这个你这样,然后这样,在那样.......这样之后,最后那样就可以了,明白了吗?”小白顿了顿,想着自己是不是说的太快了,打算再说一遍来着,一看,小山已经低着头自己倒腾起来了。

    唉,这算是怎么回事?

    只见小白的双手灵活的交织着,一个初步的雏形慢慢的成型,很快小山就打出了筐的半成型模样。

    接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