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第2/3页)  首辅秒变小娇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谁想周越(顾景峡)竟然片刻都无需思考般立刻接过话去,反应之迅速,理解之深刻,比书院里最优秀的学子也不遑多让。

    谢克山先是惊诧,后是惊喜,到最后听着听着都忍不住拈着长须笑出声来,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旁边夫人也是暗自点头,眼睛里流露的都是赞赏。

    不是这两人糊涂没认出自己亲孙女,实在是谢宛英内芯换成顾景峡之后,举止神态完全改变,毫无女气不说,那种久居上位杀伐果断的气质放在将门虎子身上都有违和感,何况是深闺弱女?

    除了感叹周家姑侄几人长相过于相似,他们完全不会往旁处想。

    而对于谢克山来说,本就答应老太君照应年幼的亲戚,让他在自家住着不和大家去挤寮舍,此时更是大手一挥,将已经考中秀才的长孙谢明松赶到甲字班的宿舍里住,房间腾出来给顾景峡。

    夫人含笑点头应允,自去给顾景峡安排住处不提。

    谢家长孙谢明松:……我做错了什么?

    话说紫云书院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年级。

    除了甲字班非有秀才功名不可入之外,其余都靠考试成绩定班次。

    毕竟闻道有先后,有人三十好几还是童生,还有人十来岁便不比普通秀才差了。

    比如乙字班的顾景峡和秦子铭,那都是来年府试能争案首的人。

    还有新来的这个周越,年纪比那二人还要,学问却扎实的很,人又分外伶俐,放在一起原来的双壁怕是要改成三杰了。

    没错,周越被谢山长直接大笔一挥送进了乙字班,直接走后门,连考试都免了!

    甲字班的学子由于都是秀才出身,在紫云书院继续苦读是为了考举人,因此教员们至少也要有举人功名。

    甚至还有进士老爷,有的是致仕后无事可做,有的是志在做学问著书立说,被谢山长邀请前来交流学问,顺便指点下紫云书院的学子们。

    因此甚至有考取了举人功名的读书人,虽不能再以正式学子的身份在紫云书院读书,但可以在紫云山下的镇租赁房屋埋头苦读,每逢有进士老爷或者大儒前来讲学,便上山旁听讲座。

    便是谢山长本人,若有学问上的事情向他请教,那也是诲人不倦的。

    至于乙、丙、丁三个年级,则多半是十至二十岁的少年人,二十五岁以上的几乎没有,二十多岁还没有考中秀才的,几乎都回家成亲了,成亲之后慢慢苦读再中秀才的也不是没有,但总归说不上天资纵横,除非家资丰厚无需考虑生计,否则多半要谋生养家,无暇再读书。

    时下读书识字的人少,紫云书院学一圈出来,找个账房之类的活计,还是很容易的。

    这三个班级排位全看每次岁考成绩,不看年龄,因此乙字班的学子们反而年龄更些,几乎都是十几岁的少年郎。

    还是那句话,三岁看老,读书这事要靠勤奋,但天分也是顶顶要紧,三岁,最多五六岁开蒙,读了十年都没有读出个名堂,那再多几年多半也是不成的。

    如今乙字班风头最劲的,也是去岁岁考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别是顾景峡和东阳知府的孙子秦子铭。

    这俩人一个十三,一个十五,一个是山西布政使的孙子,一个是东阳知府的孙子,后者官职虽差了一级,却是现管。

    二人不仅学业出众,相貌在一众学子中也是顶尖,一个如芝兰玉树,风度翩翩,另一个则英俊挺拔,相貌堂堂。

    可以说是一时瑜亮了。

    偏偏两人关系还很好,日常讨论学问共同进步,堪称大秦好同窗的典范。

    跟着乙字班的首席教员,也就是谢家大伯谢朝晖来到乙字班,顾景峡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坐在窗下共看一本书的两个美少年。

    阿英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