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说剑 下(第2/5页)  铁剑无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是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而随无涯,殆己。”为何我们还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东西呢?”项未平反问道:“那你看庄周有没有因为生命有限,而放弃对道的追求呢?”宝儿低下头,认真的想了想,答道:“没有。”

    项未平接着说道:“晋平公问于师旷:“吾年七十,欲学,恐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熟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人生不过百年,在浩浩的天道,你我确如蝼蚁一般。那我们就要因为自身的渺小,而自甘堕落,放弃努力吗?如果人人都是这般想法,那么不管过了千年,还是万年,人类还都只是在历史中摸索的瞎子。

    伏羲画八卦,便是将这浩如烟海的天道,镌刻留于人间。文王演周易,便是通过天道的变化,来推演人道的变化。仲尼做十翼,便是将繁杂的天道,运用于人道……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若也是觉得人生苦短,天道茫茫,岂能光照万古?若是没有这一代代人的努力,历史怎么会进步,万古不还是如永夜一般。

    天道如此,剑道也是如此。前人不断的感悟、摸索、研究,创下了无数的剑招与剑术。后世学剑之人,便要先修习前人的剑术,通过前人的剑术去感悟剑道,感悟天道。等到后人对天道、剑道有了更深的了解,又将自己的理解,化作剑招,去弥补前人剑术的漏洞,更进一步的完善剑道。

    就拿我们昆仑派来说,自临清祖师创派以来,创下了三十六招昆仑剑法。到了今天,这三十六招剑法,总共经过十七次修改。我昆仑派的后人,在千年之间,不仅完善了祖师的剑法,更将这三十六招剑法,扩展至一百零八招。若无祖师创道,后人怎么能在此基础上完善、延伸?若无后人,又怎么将昆仑的剑法发扬光大?

    百年时光,弹指即过,然而我昆仑派已传承千年。剑道之前,皆如蝼蚁,然而我学剑之人却是薪火相传。即使剑道峻浩,不容凡人染指,但我学剑之人,只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也敢于同这剑道,同这天道,战上一战。”

    项未平本就是剑道宗师,他这番话不仅融合了剑道,还有天道、人道等诸多学问,非常难以理解。宝儿也是睁大了眼睛,静静的听着,直到项未平讲完了,他还沉浸在其中。

    隔了良久,项未平才问道:“听明白了吗?”宝儿摸了摸头,说道:“还有一些,不是很明白。”宝儿毕竟才八岁,他能听明白一些,就已经不错了。项未平也不想过于揠苗助长,便道:“等你再大一点,自然就明白了。”

    宝儿又想了一会,似乎还是想不明白,就决定不再去想了。他又睁着大大的眼睛,向项未平问道:“师父,你说他们而人比剑,谁的胜算更大呢?”项未平想了很久,才开口答道:“不知道,大概在五五之数吧。”

    宝儿又问道:“师父,还有没有和你们一样的剑客啊?”项未平摇摇头,道:“还有一人,他的剑法我始终没看懂过,不过他一定不比我们三人差,甚至还要更强。”宝儿忙问道:“是谁啊?”项未平道:“铁剑山庄何青山。”

    宝儿道:“何青山?我好像听张师伯说过。张师伯说他,剑法平平,招式普通,一柄铁剑被他使得呆板、木讷,完全失去了剑法的精髓。他用剑就像三岁小孩一般,乱挥一通,毫无章法。像他那般用剑,还不如一个莽夫抱着一根铁棍,四处乱挥呢。”宝儿模仿着张师伯的语气和动作,学的还有几分神似。

    项未平看他动作甚是可爱,不由的轻声笑了出来。宝儿笑嘻嘻的问道道:“师父,你看我学的像不像?”项未平笑道:“你呀你,真是人小鬼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