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现在普通高校都开始招艺术生了,看来艺术生的要求也会随之降低,这对于那些成绩差又想读大学的学生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可是近几年学校学生数量猛增,学生人数一下子就超出了学校的负荷,学校没有了办法只能往班里硬塞。现在一个班少说都有60多人,最多的班已经达到了70多人。学生太多了班主任就无从管理,很多学生只能听之任之,让其自由发展。
人多了教室也不够用了,以前学校有音乐教室,实验室,学生多了这些全部都被改成了教室,学校当务之急应该修建一栋教学楼解决学生的安置问题,而修建教学楼的钱从何而来非常让人头疼。李诚儒每次去教育局申请资金,可是局里面总是搪塞推脱。为了教学楼的事李诚儒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可是跑来跑去到头来总是一场空。
教育局没有办法,有人要李诚儒去找曾经也是二中毕业现在是县委副书记的鲁一山。李诚儒听说鲁一山很有能耐,有什么难事都能办。李诚儒半信半疑的找到了鲁一山,他把情况和鲁一山说明了以后很快建教学楼的资金就走了眉目。
李诚儒觉得鲁一山这个人很特别,他不像其他的官员一样,雁过拔毛。从李诚儒第一次找他开始就从来没有要求过李诚儒什么,李诚儒心里面很是不踏实,毕竟帮了二中这么大一个忙确什么要求都没有。
鲁一山只是说,“李校长,你大可放心,教学楼你放心修,倘若以后有事相求也必定是不会让你为难的是”。
李诚儒不明白鲁一山这话的意思,但是既然有求于人这个恩情肯定是要报答的。
艺考虽说是一个大的机遇,但也是一个大的挑战。学校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艺术考试,甚至很多学生连素描是什么都不知道。如果贸然让他们报考艺术专业估计没有人会接受,除了学生以外还需要学生家长接受,因为学艺术的花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为了在二中实施艺考,李诚儒想要设立一个奖学金,只要学生有勇气报考艺术专业就能申请奖学金。为了激发出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学生,李诚儒校长煞费苦心。可是设立这样一笔奖学金钱又该从何而来,又让李诚儒伤透了脑筋。
看来还得去找鲁一山,上次竟然要还鲁一山的这个恩情了索性就多求他几次吧。今后不管鲁一山有什么要求李诚儒都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因为他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二中的将来。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