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佛碑(第2/3页)  江湖不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了。

    “照破……啊,好可惜,这样的佛经竟看不全……”

    一道白色衣角在山壁之上晃过,朗朗清音如泉如竹,缓缓念诵着:

    “谓生死苦趣……犹如大海。而众生情想无涯。无明……不觉。识浪奔腾,起惑造业。

    流转生死,苦果无穷,不、能、得、度。

    故云此岸。

    照破……情尘,烦恼永断,诸苦皆尽。二死永亡,直超苦海。高证涅槃。

    故云彼岸。

    所言心者。正是大智慧到彼岸之心。殆非世人肉团妄想之心也。良由世人不知本有智慧光明之心。但认妄想攀缘影子。而以依附血肉之团者为真心。所以执此血肉之躯以为我有。故依之造作种种恶业。念念流浪。曾无一念回光返照而自觉者。日积月累。从生至死……从死至生。无非是业。无非是苦。何由得度?惟……呵呵……”

    “惟何?”那人念诵断顿处无限之思,玉卿霜一瞬听之入痴了忙追问,那人却似乎在末处停顿了什么,便一声苦笑掩去了后文。

    玉卿霜抬头见到那人白色的衣角,在山壁之上的一处随意地坐着,早已经将这全部碑文烂熟于心。那人风致潇洒,且似乎与这碑文笔者有些渊源。

    “无惟。”

    玉卿霜见他不愿说,却也不追问了,只是以她在洇溪所学,尤其是那万卷书籍中的诸多佛经之中,这一碑文实在有些与众不同,不免发问:

    “多谢前辈相诵此佛经,想来与这佛经笔者乃为旧知,其笔法真真妙极!只是我却有一事不解,不知前辈可能为我解惑?”

    “且说。”

    “此碑文当出自佛家之手,其生死明悟之说,盖已然入道的大家之语,然‘无非是业,无非是苦。’似非自语,而如劝说,如省如诉。更反常者……敢问:已言生死,何故曰情?”此非玉卿霜断章取义,只是曾经的世界里她读过仓央嘉措,故而确能有些疑问。

    “你……”那人跳下山壁,落在玉卿霜面前,白衣如画温润如玉,却是有些执着地问她,“你刚刚……说什么?”

    “晚辈拙见,实在鄙陋。这是佛家前辈断尘之碑,先前之语只是涉世未深而妄言,请前辈勿怪。”玉卿霜才觉这样问法有些对佛家笔者的不敬,忙作揖道歉,有些怕恼了这个丰神俊朗的前辈。

    “不……小友解的极妙,是我……是我竟悟不出来。”前辈有些恍惚,玉卿霜懂事地没有打搅他,只看着那碑文,加上了前辈完整的诵文,细叹着。

    于此,万物生长,阳光细彻,绿荫如盖,微风又乍起,令玉卿霜又沉浸其中起来。

    直到一些悉悉索索的声音缓缓从远处传来。

    “谁?”前辈惊醒。

    一白色马蹄缓缓从绿茵中探头探脑地出现了。

    “前辈,那是晚辈的小马驹。”

    那前辈也是已经恢复了常态,平和笑了一声:“倒是十分衬你。”

    照夜看到卿霜,愉快地跑了过来,在山壁之下鸣了一声,似是催促。

    玉卿霜抬头看了看天色,于是对前辈作揖道别。

    “看来它是催我快些赶路了。多谢前辈倾囊而诵,晚辈收益颇深,只是天色将暗,仓促将去,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不知可道名讳?”那前辈温和颔首,临了关照地问了一句。

    “晚辈姓玉,名卿霜。”

    “这名字也是很衬你,”那前辈拢了拢衣袖,取出一枚精致的白色护指玉来,递给了玉卿霜,“与小友一见如故,小友既叫了我前辈,我也要做一做前辈样子的。这护指玉便作前辈礼了。你便去吧,往东南三里,便是轩辕城。后会有期。”

    “这……既然是前辈所赠,我便却之不恭,多谢前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