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一首歌的诞生(第1/3页)  文娱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一早,苏景和杨曦便直接去了麦田唱片公司,来到录音棚。

    作词作曲早已完成,杨曦对于歌曲的情绪把握也已经到位,接下来就要编曲了。

    一首歌的诞生,从头到尾要经历作词、作曲、编曲、录音、混音、母带六个阶段。

    作词和作曲部分先后顺序可以替换。

    什么是编曲?

    说白了就是伴奏,是对于那些吉他、贝斯、鼓等等乐器声部的编写。

    在圈外人看来,编曲似乎并不太重要,实际上可不是这样,编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技术难度要高于作词和作曲。

    作词的话人人都可以作词。

    作曲的话人人都可以作曲,只要你能哼出一段旋律来就可以,一些歌手根本看不懂曲谱,也照样能够写歌,就是这个原因。

    比如郑智化就是有了旋律,然后用录音机录下来。

    当然,这里说的作曲是流行音乐意义上的作曲,叫做“songwrite”,也就是写主旋律的人。

    而学院派的作曲叫“poser”,其实相当于流行音乐意义上的编曲。

    编曲的重要性怎么说呢?

    打个比方,刚完成词曲的歌就像是一个的人,而编曲则是给人穿上衣服,不同的衣服可以让人展现出不同的气质。

    同样,不同的编曲可以让一首歌展现出不同情绪,营造出不同的气氛。

    就像每个人穿的衣服不是越贵越好,越多越好,要和自己的身材相匹配,你身高一米六,体重一百五还非要穿长款风衣那不是找死吗?

    编曲也是这样,不是越华丽越好,不是说你把吉他、贝斯、管乐弦乐都加上你的歌就牛逼了。

    要根据每歌曲的风格决定乐器搭配和演奏手法。

    就像杨曦这章专辑里面,有好几首民谣,民谣的风格本就质朴,所以在乐器的搭配上也就比较简单。

    来到录音室,因为苏景脑海里早已经有了那些歌的成品,所以对于歌曲的乐器搭配和演奏手法、音色的选择都了然于胸,处理起来飞快。

    杨曦创作的那两首歌的编曲在之前早已经完成,苏景负责的也就是他自己的那八首歌。

    麦田唱片只是一家中型唱片公司,杨曦是他们未来主推的歌手,所以段松非常看重,他也是懂音乐的,也来到录音室来看苏景和杨曦工作。

    唱片公司几个闲着的制作人也都过来了。

    之前苏景演唱的那几首歌,仅仅是清唱加上吉他伴奏,都深深的打动了他们,他们想看一下,编曲后的风格是怎样的。

    当然,也不排除他们有一些小心思,想要看看苏景是否能胜任这项工作?

    毕竟,苏景仅仅十八岁,作词作曲还好说,但编曲是更专业的工作,要求有深厚的音乐素养。

    之前段松同意让苏景担任编曲,是因为苏景乃是这首歌的词曲创作人,对于这首歌的情绪把握肯定最为透彻,所以让愿意让他来试一下。

    要是他发现苏景能力不够,一定会将他给替换掉。

    苏景看到段松等人前来,只是和他们打了个招呼便没有在理会,自顾自的按照自己脑海里的音乐,从确定旋律、编配和声、确定结构、编配乐器一步步按部就班的来工作。

    苏景确定的八首歌,分别是恋恋风尘、那些花儿、清白之年、奇妙能力歌、才华有限公司、平淡日子里的刺、遇见和我怀念的。

    模范情书苏景觉得更适合男生唱给女生,所以就没有将它放进来。

    苏景忙着工作,段松等人看着他忙前忙后,目光从开始的有点不信任,逐渐变得饶有兴致,最后整个人都呆了。

    苏景的编曲速度,让任何一名音乐人看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