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为书生献计(第1/2页)  穿越之农女当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初秋拍拍妹妹的手以示安慰,扭头看向少年手中的书本,耐心问道:“公子可否把手中的书借我瞅瞅?”

    少年这才反映过来,连忙后退两步,有礼的倾了倾身,“原来是宋姑娘。”说着低头瞧手中的书本,道:“此书已损毁,书肆也不收,姑娘不看也罢。”

    初秋直接伸出一只手索要书本。

    少年眨了眨眼,露出不解,心想农家闺女大字不识一个,她要这书做什么?

    想了想又双手棒上:“也罢也罢,姑娘若想要便拿去吧,算是支付姑娘的车资。”

    初秋接过书大略瞧了瞧。

    庭安也凑了过来了,两眼闪着好奇,“三姐,这就是学子们读的书吗?”

    “是。”初秋低头看着弟弟满眼的羡慕,“以后三姐给你买。”

    “谢三姐。”庭安一眨不眨地盯着封面。

    初秋笑了笑,又问那少年:“这书如果不毁,可卖多少银子?”

    这是一本《论语》,她一页一页翻着,发现看似古板的少年字体非常不错,笔锋劲健,神形兼美,结构严谨,有点清朝大臣梁诗正风格。坏就坏在后面几页水滴浸润被模糊了。

    少年拱手答道:“二百文。”

    初秋暗暗吃惊,她知道古代读书贵,没想到一本手抄本竟然要二百文,可见这读书成本高得吓人,。所以一般人是读不起书,特别是农家子弟要想以读书出路,砸锅卖铁也不一定读得起的。

    这时,书肆伙计搬着一摞书从里面出来,初秋牵着庭安上前两步,“这位大哥,能否借步说两句?”

    书肆伙计看看初秋手里的书本,又看了看洪秀才,疑惑道:“姑娘可有事?”

    “抱歉了,刚路过无意听见俩位的谈话,我看公子的书还是可以挽救的。”

    闻言,少年走了过来,一脸期待地看着她:“姑娘可有妙计?”

    “不算什么妙计。”初秋把书还给他,对书肆伙计道:“不若大哥您借几张相同的纸给公子,待公子拿回去重抄好再卖给书肆?这纸张费用就在书资里扣除便是。”

    少年双眼一亮,对啊,这么简单的解决方式他咋就没想到呢。

    “张大哥,”少年恳求地看着那伙计,“可否就按姑娘说办法?俺真的急需用银钱。”

    书肆伙计一时还没有回过味来,这可是从来没遇到过的事儿呢。

    初秋见他犹豫当时,又道:“大哥,看您也是位古道热肠乐善好施的好人,所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相信公子他日高中,必不会忘了您今日之助。”

    书肆伙计哈哈大笑,“你这丫头人儿小小,心思倒是活络,把我捧得这样高,不应你都不行了。也好!我且做主借洪秀才纸张。”

    少年满脸喜色,拱手深深作揖,“谢张大哥!”

    书肆伙计摆摆手,“你可别谢我,你得谢这位小姑娘。”

    “谢姑娘献计。”少年转向初秋,又是深深一躬。

    “不谢,我也是一时脑热,算不上什么计策。如此便好,皆大欢喜。”初秋笑了笑。

    书肆伙计哈哈大笑,作了个请:“那洪秀才,您随我进去拿纸吧。”

    又一翻告辞,初秋一行人才往刘家布铺走去。

    中午时,婶子赶着驴车找来了,在刘家店铺扯了些布匹,又到药店取了爷爷的药,带着几个小的到面馆里吃了面,吃完又逛了一圈,添了几件农具,切了两斤肉,再给家人带些包子便回家。

    路上初秋与陈氏提起陈夫人的事,陈氏说是好事,让归家后与长辈们商量后再决定。

    且说宋家三兄弟赶到白府时已是中午时分,看着眼前的高门大户,宋清宏突然想起唐家来,大概是闺女的遭遇使他对这种高门大院有种反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