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陆广知的亲戚(第2/3页)  告别往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万的,老板要求他一定得还回来,否则以后一分钱也不给他了,他才不得不按时还钱。

    向子威说:“如果一个人挣钱,周围一大帮人帮着花钱,那这样的话,公司挣多少钱也留不住啊。”

    “唉,向工,你不知道,这种人多了,反正大家都这样,谁也不笑话谁,人人都还嫌自己要的少呢。就像老板的阿姨这一次去北京看病,不仅她来回的车票,就连她在北京出去吃饭的发票,都拿回来让闳清给她报销。”

    向子威惊讶地说:“她这又不是出差,凭什么全都要给她报销啊。”

    “人家就这波操作,反正她就这样做了,老板能拿她怎么办?好歹她也是个长辈,又是去看病,如果不报的话,别人会怎么说呢?所以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给签字报销了。”

    向子威说:“上一次我跟何佳一起去吉林的发票回来报销时,她是各种阻挠,说老板签了字也没用,她就不报销,最后还是老板亲自发话了,她才不情愿地给报了。

    现在她自己出去看个病,来回的路费就不用说了,可是她吃饭的费用也要公司给报了,也太过分了吧。”

    老钟说:“这种人,你给她讲‘过分’这个词儿,她估计懂也装作不懂。她对待别人时,基本上就没有正常过,可是对她自己时,那却是各种往自己怀里捞好处。”

    “可是在北京吃饭要花多少钱啊,而且这个钱不应该是由她儿子来出这个钱吗?他儿子在北京,难道连个饭钱都拿不出来吗,这个钱也拿回来让公司报销,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可笑。”

    老钟笑了笑说:“在她看来,她儿子的钱,也是她自己的钱啊。只要是和她有关的钱,花一分钱她都觉得心疼,她才不在乎别人嘲笑不嘲笑她呢。而且,她还有更过分的呢。”

    接着,老钟又讲起了老阿姨的一件事情。

    就在几年前,向子威还没有来闳清工作的时候,豫丰环保曾经把一套北京的房子抵押给了闳清公司。

    这套房子位于北京的二环和三环之间,当初陆广知问老阿姨的儿子要不要,如果想要的话,就可以便宜点儿卖给他。

    由于这个房子的户型不太好,两个卧室都是朝北的,所以老阿姨的儿子后来连个回音也没有。

    后来房价上涨,老阿姨的儿子又想起了这套房子。

    可是,房子已经在不久前被闳清卖给杭州的一个客户了,而且人家已经交了订金,不可能再收回来了。

    其实,如果当初老阿姨的儿子要这套房子的话,可能直接就从闳清这边直接过户到他的名下了。

    由于这套房子没有得手,老阿姨感到很不甘心。当她退休后来到闳清后,便利用她在财务部工作的机会,从公司里又陆陆续续地“借”走了好几万块钱,全都补贴给了她儿子。

    老阿姨的儿子在北京的一家证券公司工作,按理说并不缺钱。

    说到底,可能老阿姨就是觉得大家都占陆广知的便宜,她不占的话,别人自然会占,她何必又放着便宜不去占,当一个大傻瓜呢。

    但是公司的员工工资,平时不仅是几个月一发,而且只发一半,年底才补发另一半。而且年底补发剩余的工资时,由于一次发的钱比较多,每个人还要扣除相应的税款。

    老钟发牢骚说:“如果补发的工资都要扣税,那么平时不按时发的工资,还有扣除的工资,每个月在银行里的利息又是多少?财务部怎么不提这个?”

    老钟这么一说,向子威恍然大悟:“是呀,相当于拿我们的钱吃利息,然后又要扣除我们的一部分的本金当税款。”

    老钟说,本来车间里的工人按计件发工资,有的工人一个月有时可以拿到两千多。老阿姨看到这种情况,便立即动起了手术,把人家多出正常人工资的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