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 章(第1/2页)  是刀先开的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蔚蓝的天空悬挂着一颗大火球,白云稀稀薄薄地飘过,知了在树上此起彼伏地唱着没人听得懂的曲子,唱得气温更为焦躁。

    “我回来了。”

    推开家门,不出意料,没得到任何回应,安楠放下肩上的羽毛球包,打开所有的窗和门。

    让空调先吹一会儿通通风,安楠拐去厨房,从冰箱里翻出一支盐水棒冰——夏天解暑首选!

    包装还没拆,厨房里的水果刀开始叨叨:“楠楠,你刚从外面打完羽毛球回来全身是汗,怎么能急着去吃棒冰呢?这一冷一热要是感冒发烧了可怎么办?”

    水果刀的声音是江南水乡温柔意女子的柔和,轻轻柔柔的,带着水果的甜意,叨叨再多也不嫌烦。

    不锈钢菜刀跟着劝道:“季同不在,不能吃。”

    那如同马哲老师无波无澜的声音一响,安楠一个哆嗦,盐水棒冰差点掉下去。

    她狠狠心决定装没听见,这时,客厅里的美工刀咋咋呼呼地叫了起来:“安楠你敢回来就吃棒冰,等爸爸回来我要告诉他!”

    安楠:“……”你个美工刀戏不要太多,真以为天底下全是能听到你说话的人啊!

    安楠忍痛把盐水棒冰放了回去。

    水果刀:“真乖。”

    菜刀:“乖。”

    美工刀:“哈哈安楠你个怕老爸的怂货!”

    安楠:“……”你到底是让我吃,还是不让我吃?

    安楠翻了个白眼,关上家里的窗户和门,等候冷气聚集的时间里,盘腿坐在地毯上翻手机。

    宁市新闻的头条就是《六起连环分尸案尚未告破,市民出行需结伴》。

    美工刀:“安楠给我看看,别一个人吃独食!”

    安楠配合着把屁股挪过去,给了美工刀一个视角,为照顾认字不多的文盲,她把内容读了出来:“过去的一周里,宁市一共发生六起连环杀人分尸案,被害人的年龄不等性别不等,没有明显的共同点,显然这是无差别杀人……”

    读到这里,声音戛然而止。

    美工刀看是看到了,看不懂啊,急得催促:“别停啊,快读!”

    “这新闻不对。”安楠摇头。

    美工刀:“哪里不对了?爸爸不就是因为这几起案件不能回家的吗?”

    “不是说新闻不真实报道虚假的不对,是说法不对。”安楠解释道,“特定的作案手法代表唯一性,按照警方和记者提供的信息来看,六起连环分尸案应该是同一个犯人。记者说成无差别杀人,会引起市民的恐慌。”

    美工刀:“记者的意思是说宁市所有市民都会被当成目标,所以不对?”

    “是的。”

    安楠快速浏览下去,意外地发现里面没什么实质内容,仅仅是对过去的六起案件进行总结,并且提醒市民们出行结伴,务必心。

    正文相当于把标题扩写,没时间没兴趣多看几眼的人也能得到记者最想要表达的意思。

    她滑到最后,记住了这个记者的名字:郝淑贞。

    五点半,安楠把装好饭菜的保温袋塞进车篮里,跨上自行车,顶着傍晚的余温赶往宁市的刑警大队。

    宁市是全国犯罪率倒数的城市之一,每年发生率最高的案件是偷窃,金额不超过三千,属量刑中“数额较大”的范畴。

    发生人命的案件已经二十年不曾有过了。

    安楠和站岗的门卫打好招呼,锁好自行车,熟门熟路地前往刑警大队技术科。

    技术科的左边属于法医,解剖尸体,查验死因,右边属于鉴定,检验现场痕迹,拍照取证录像。

    左边井井有条,一支笔都插进笔筒,右边杂乱无章,桌上丢着不少证物袋,泾渭分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