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四十六 马王庙前显灵耀 奇趣异俗银项圈(第2/3页)  皖江情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山村,馨香而美丽。黄梅戏在乡村草台,也很常见。小戏多花腔,富于生活气息,民歌风味。如《点大麦》、《纺棉纱》等。大戏也有,表现对现实不满,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天仙配》等。育儿人用当地方言歌唱说白,或称为“怀腔”或“怀调”,饶有趣味。如泣如诉,衣襟拭泪,欢快轻佻,遮脸害羞;声韵动人,动作夸张,表演精湛,自娱自乐。往往小卡车,就是舞台。搬凳挑筐,二胡锣鼓;一阵鞭炮声,戏就开始了。早的坐前面,晚的站后面,自是不必说;中间留给尊长或亲戚。各显神妙,热闹非凡;怪不得当年的黄梅戏,惊动大上海。

    古老的土地,往往有奇趣异俗。在育儿游玩,浓墨重彩,如画如烟,愿君多采撷。但是小姑娘脖子上,戴的银项圈,外人是不能碰的。因为这表示:她还没有结婚。每个育儿小姑娘,一出生,父母就为她戴上订做的银项圈。直到结婚那天晚上,喝交杯酒后,才能由他丈夫为她解下。脖子上没有戴银项圈的,自然她就已经成婚了。时光浮动,飘走的与沉淀的,都写在风俗上。如今仍然有少数人家小姑娘,秉承此风俗,但已不常见。

    山之魂,水之灵。在河之畔,一脉流水,南北荟萃。虽然新石器时代,已经走远。沉默的石头,低矮地土墙,远道的船头,挑夫的脚板,独轮车的车辙;默默记载着,流逝的时光。岸边的油纸伞,河边的捣衣声,云水间的鸥鹭,嘶鸣的北马;唱晚渔歌,桨橹芰荷。岁月相织,虚实相扣,暗香浮动,南来北往。光阴脉息,如梦如幻。斑斓的华夏文化,在此初显粗犷的体魄。古址文字幽幽,河水滚滚,天命流连,往事却已千万年。

    斑斓的遗址颜色,纹细更迭不已。史诗悠悠,吹响风笛;指尖清风,抚动古琴。月光风声,风樯烟火;经书歌头,红颜花落。但是晨曦初露,轻风徐徐;松朗荷香,勾魂销魂。我闲步远眺,眼前就是风华,繁花依然盛艳。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石径苔痕,山鸣谷应。烟锁重楼朦胧,楼榭柔肠,恬淡优雅,百媚纵生;泪眼水晶般清澈,断桥春晓,别情依依,烟花如梦。

    人形河畔,富饶的南岸。鱼米之乡,名不虚传。群山起伏,重峦叠嶂;沃土原野,如明珠镶嵌。树林郁葱,鲜花漫山;蜂蝶翩翩,稻浪连连。鲢鱼鲤鱼,跃出水面;鲫鳊鲥鲚,若隐若现。糖醋鲤鱼,传统名菜;肉质肥嫩,酒宴佳品。蕨菜蘑菇,山珍丰富;清冽山泉,情深意浓。明丽的育儿乡,温柔似水,不曾抱怨,不曾哀慕。它把遗憾的泪水,深深蕴藏在了心底。这里的老人,也热衷于泡茶。清泉菜埂边的茶叶,是自家的特产。从罐子里,撮出几片晒干的茶叶,放在白瓷杯中,冲入刚烧开的水。浅绿色的茶叶,就在水里打着转,晃晃悠悠的就沉在了水底。然后盖上杯盖并留缝,将水倾除。这便是洗茶。第一遍的水是不能喝的,再将开水倒入,便是好了。生活的情趣,就会融化在这茶香中。闲者自闲,甚者,喝茶堪比吃饭重要。

    古朴的村落,终究要与文明接轨。这里除古庙外,仍有部分古迹残存。石路,石墙,石房;古村,古院,古树无数。沿着石头铺的村路,村民们走出了山野。古村落依山而建,三面环山,风景秀丽。这里民风淳朴。这里较为封闭的环境,夜晚格外幽静,炊烟升起时,更有鸡鸣犬吠相闻。这里远离尘嚣,远离浮躁;茶香缭绕,有墨香氤氲。古村现有完整的四合院,石头房屋,土坯房屋,还有砖木结构的古式门楼,尚存有石头巷、古庙、古祠堂等。这些古朴的风貌,古朴的淳美,只可惜数量很少。

    这里人们的生活,缓慢而质朴。早起搬柴倒米,袅袅炊烟;按部就班,不慌不忙。他们过着草根的日子,却充满着活力与梦想,带着坚韧不拔的品质。他们既浮云追思,又静对天涯。在沧桑覆雨的生活里,没有前尘旧梦。能淡看柳影摇风,花月流转;珍惜着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