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走出大山(6)(第2/3页)  明末屠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荒夜谈。但是看着他们接下来的作派,又感觉有点不对劲。穿得是破破烂烂,但是武器是统一的,而且在行进间,队形也是如同一把尺子量过一般。哪怕对打仗不了解,但是这种整齐度明显不是一般的乌合之众可以弄出来的。

    到了此时此刻,站在城楼里的闫知县,脸上白一阵灰一阵,心里隐隐觉得,自己乌纱帽保不住了,搞不好,性命都难保。不同于一般的衙役和民壮,闫知县知道了这伙流民的来历——虎山贼!本来知府大人和自己还准备带人马去进剿的,没想到,这伙天杀的竟然敢打上门来!

    虽然极度愤然,但并没有淹没闫知县的智商和判断。作为一个文官,哪怕没有过统兵打仗的亲身经历,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孙子兵法》《纪效新书》一些兵书也是读过的。看着队形和作派,闫知县就知道,哪怕知府大人和自己已经很重视这伙山沟沟里的土匪了,但事实上还是轻视了。这伙土匪不是一般的州县可以对付得了的,必须要有正儿八经的战兵营才行。心里更是后悔没有早点征召人马,哪怕不进剿,此刻用来守城也是好的。

    闫知县让衙役在城墙上大喊。

    “杀一个匪贼十两白银!杀一个匪贼十两白银!”

    “击退匪贼,每人二两银子。击退匪贼,每人二两银子。”

    赏格一出,群情振奋!在衙役和民壮看来,县太爷的这个赏格绝对有诚意,为了这份赏银,豁出命来也要多杀几个土匪。

    “谢大老爷赏!”

    “一定灭了这伙胆大包天的土匪!”

    “来一个杀一个,来十个杀十个,杀他个片甲不留!”

    城墙上一阵欢呼和喧闹,仿佛已经杀退土匪开始领赏了。

    杨炯靠前指挥,面无表情,平静下令,“齐射,十连发,射!”

    一旁的亲兵立即把这个指令大声吼出来,“齐射,十连发,射!”

    弓箭手甲总旗总旗官胡素眯着眼睛,心里计较着距离、风向和风速,率先射出了一箭。这是校射,为整个弓箭手方阵提供基本的射击参数。这个是杨炯带着他们弄的,为的是提高射击效率和命中精度,借鉴了后世火炮射击的形式。一门基准炮通过试射,把基本的射击参数,如表尺(炮身抬高的角度)和方向(炮口指向的方位)通报给其他火炮,其他火炮再根据与基准炮的位置,对表尺和方向进行微小调整,这样速度和准度就会提高不少。为此,杨炯还给专门给他们讲授了一些现代数学知识。

    试射的箭支很幸运地落进了城墙的垛口。

    胡素心里大舒一口气,可算是没出洋相!不过,一想到自己的指挥职责,胡素一声大喝,“斜向上三十五度,后排的自行修正,十连发,急促射,射!”

    顿时,箭雨飞向城墙。

    “啊,我的娘呀!痛死了。”

    “妈呀,下边土匪射箭了!赶紧躲!”

    “哎哟,老子中箭了!哎哟哟,大夫,大夫……”

    城墙上的民壮和衙役正沉浸在巨额赏赐带来的喜悦和憧憬中,如蝗的箭雨给他们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而且浇了个透心凉。狗日的土匪,竟然有弓箭手,还射得这么快,这么集中。

    看到虎山军射出了箭阵,闫知县面如死灰,心里万般苦涩,“这可怎么办?这帮匪贼,竟然如此犀利,哪里是什么土匪嘛!完了,完了,流年不利呀。这可如何是好?”

    城下的虎头军没有精力去管城墙上发生了什么,一个个都在心里数着,“一箭,两箭,三箭……”

    待到第八支箭刚搭到弦上,两个主攻的刀盾手总旗官斜举大刀,用力下劈,不约而同呐喊,“弟兄们,跟我上!”

    大伙纵声狂呼,“杀!”扛着云梯,就往城墙冲去。

    此时,第八次齐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