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的虽少,可好歹算是开张了,姚小英心里稍微踏实了些。看来这鲜花还是有人买的,只要能吸引人过来询问,再多解释买花的好处,有很大的几率可以成交。
她鼓足了信心,又叫卖了一会儿,陆陆续续有四五个人出于好奇心,上来围观。可大多数都是没等她开口,就摇摇头离开了。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问了问详情,又觉得东西太贵,也没有买。之后来了两个年轻的姑娘,在小英的一番讲解下,各买了两支。
根据这几个人,她慢慢摸索出了一些规律。一般能上前来看看的人,基本上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而且女性居多。男性就算有,也只是看看,没有要买的意思。女性里面,要是看样子是已婚的,一般也不会买,她们更注重东西的实用性,对这些象征寓意的东西,不大舍得掏钱。要是未婚的,尤其是已经有对象的,那就不一样了。只要多费些口舌,十有八九有戏。
方才成交的两单,全都是年轻且有工作的小姑娘。既然如此,遇到那些不大可能购买的,她就不需要费太多心思去讲解,不如把精力全放在潜在客户身上。
这时从肉铺子里出来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看到路边的摊子,直接上前询问:“姑娘,你这个花怎么卖呀?”
“大爷,三种颜色,通通七分钱一枝。您想买几枝都成,我还给包装好,给您扎成花束。”小英大概介绍了一下。
“我老伴儿喜欢黄的,你帮我包上五支吧。”
小英没想到他不再多问,直接就要买,而且还是买给老伴儿的。别说在这个年代,就是在二十一世纪,这把岁数的老爷爷还这么体贴妻子,也很少见。
小英手下边包着花,边询问:“爷爷,您和奶奶感情真好,知道她喜欢花,连喜欢什么颜色的都了解。”
“哎,光了解她有什么用呢,还不是叫她跟着我,担惊受怕的过了一辈子。好日子没过两天,尽赶上吃苦了。”
“怎么会呢,看爷爷你这么心疼奶奶。我卖了一早上花了,许多小年轻都没想过给对象或者给妻子送花,您一把年纪了,还有这个心,多难得呀。”
老爷爷咧着嘴笑了两下:“不瞒你说,当初我上她家追求她的时候,就总带花去。那时候市面上还有花店,我变着法的买,今天是白玫瑰,明天是水仙花,一两周都能不重样。后来轮到送百合花的那天,她终于点头答应,说和我处处看。所以这百合花,对我们俩有特殊的意义。”
“您每天都送呀,那奶奶家里,不都成花海了吗?”
“可不是嘛,我后来才知道,岳父有花粉过敏症,一闻到花香就打喷嚏。他说那时候家里四处都摆满了鲜花,躲都没处躲,就赶紧让女儿答应这个一根筋小子,要不他可是受不了了。所以直到我们结婚搬出来后,我才又开始给我老伴儿送花。”
小英听了这对老夫妻年轻时的趣事,觉得特别有意思。他说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完全沉浸在追忆过去美好的愉悦之中。他的故事,小英觉得既浪漫,又带着一丝趣味。听他一点本地口音也没有,小英不免追问:“爷爷,听您说话,好像不是大杨树镇的人吧?”
“我和老伴儿原本是商海市人,解放后,工作调动,就去了北青市,在那儿住了大概有十年左右。”
“那您是怎么来的这儿呢?这里离商海市和北青市都挺远的。”
“wg的时候把我发配到这儿来的,最开始是在公社食堂养猪。镇上的革委会主席无意间知道我识字,以前在银行里做过事,就把我调到镇政府当了个会计。”
姚小英本意是想和他多聊两句,谁知竟扯住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忙道歉:“爷爷,对不起,我不该问这么多。”
“哎,没什么,都是过去的事了。我现在过的挺好,退休了,坐在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