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高考移民(第2/3页)  路过少年时,没有后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聊了一阵子。再然后,女孩被独自安排到了第一排靠中间的位置,备受同学瞩目。

    插班生陆陆续续的来了五个,有山东的,有河北的,有河南的,转学的理由都是因为当地高考压力太大,即使高分也不容易上好大学。班里的学生们很同情插班生们的境遇,也亲身感到了竞争的压力,不过新来的同学也带来了些新鲜搞笑的段子。

    徐淼来自山东,黑黑瘦瘦的,像从煤堆里爬出来的小鸡子似得,一点也没有山东大汉高大壮实的样子,不过人憨憨的很好相处。徐淼不太爱说话,偶尔被老师叫起来提问,总是先腼腆的笑一下,然后才操着他浓郁的山东味开始回答。

    某天,徐淼整个早读都没出现,但课桌上放着打开的书和一点都没动的早点。起初他同桌段晓杰也没太关注,但直到快上第一节课了,徐淼还是没回来,他才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徐淼是个特实诚的孩子,如果有事一定会让段晓杰帮他请假,而且还要很详细的说明自己去干嘛了。段晓杰记得自己放车时候,徐淼应该是轮值日,正在把本班级的自行车摆放整齐。段晓杰估计他摆好自行车后去了厕所,而且刚好没带纸,所以拿了卫生纸准备去救他。段晓杰跑进厕所门的时候,已经上课了,可是在空荡的空间里喊了好几声都没人答应,徐淼并不在。段晓杰又到班级停车的地方看了一下,也不在,正琢磨着是不是藏起来了,随口喊了声徐淼的名字。幸亏这一声喊,段晓杰才隐隐约约的听到了徐淼的呼救声。循声找过去,呼救的声音来自一辆自行车旁边的井盖下面。虽然井盖盖的不太严实,段晓杰也还是费了把力气才挪开井盖。清冷的阳光照进井里,段晓杰这才看见了可怜兮兮的、消失了一早上的徐淼。徐淼被段晓杰救了出来,沮丧中带着万分感激的喜悦,抱着段晓杰好一阵感慨。

    段晓杰问他怎么回事,徐淼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徐淼因为轮值日,到了教室把早读要用的书取出来,和早点一起放在桌上后,就去摆自行车了。冬天天亮的晚,大家到学校的时候,天还黑着,而且停放自行车的地方照明也不好。徐淼没注意到脚下的井盖只盖了一半,猛地一脚踩上去,井盖一翻,整个人就这么掉进了井里。幸好是供暖检查井,徐淼只是腿上被蹭破点皮。可是跌坐到井底的徐淼仰头一看,眼睁睁的见到头顶上的井盖,在井口晃悠悠的逛荡了两下后,把从井口边缘照进来的昏黄的灯光,严严实实的挡在了外边。到学校的学生们越来越多,交谈的嘈杂声和停放自行车的声音压盖了徐淼的呼救,所有人都没发现井里有人。徐淼摸索着井壁尝试自救,可在井壁上探索着的双手成功的避开了所有蹬脚的地方。就这样,绝望的徐淼同学在黑漆漆的供暖检查井里,暖暖乎乎的度过了整个早读。

    徐淼的故事在班级里传开了,除了班主任和热心一点的同学关心了他一下,班里其他人只当这件事是个闲聊时笑话,根本不在乎当事人心里是什么感受,更不在乎当事人有没有受伤。随后这件事被闲人们传遍了整个“高考别墅”,徐淼成了喜剧的男主,喜剧的笑点在沉闷的高三理科班激起了些生机后,也很快的被淡忘了。李老太把这件事反映给了年级主任和校长,学校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大力度的狠抓了一阵子安全预防,更换了校园里不少存在有事故隐患和可能威胁到学生人身安全的物件儿。

    一中高三的学生们渐渐的接纳了这些高考移民的到来,插班生们也慢慢的习惯了新学校的氛围和新同学的风格,毕竟大家都是因为要面对高考才走到了一起,一路上的艰辛彼此都很了解。但蒋逸逍心里对于高考移民的到来并不欢迎,而且还怀着鄙视和不屑的心态。虽然这些插班的新同学也有着在追求梦想路上的无奈和苦楚,可他们哪一个不是依靠家庭背景来的。家庭的背后运作和踩在别人头上得来的优越感,造成了并不公平的竞争。不在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