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红》迷(第1/3页)  我和崇祯有个约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忙着给顾炎武“授课”的同时,陆扬还在考虑一个事儿,那就是将《红楼梦》给写出来。那么好的书,不写出来,太浪费了,太对不起文化瑰宝了,万一因为自己误入历史时空,真引起了那所谓的“蝴蝶效应”,导致历史世界紊乱,后世没有了曹雪芹,岂不是也就没有了《红楼梦》这部奇书。嗯嗯,必须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扬再次用此崇高的信念,自我激励道。

    每个时代的文学,有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精神、意绪,秦汉的“赋”是帝王将相丰功伟业的铺张陈述,魏晋的“玄言”是思辨、气度的呈现,唐的“诗”与宋的“词”,是襟怀的抒发,而明代,作为一个人文气息浓郁的时代,它的文学形式,不再是文人、士大夫的“赋”、“诗”与“词”,而是更通俗化的小说、戏曲,它的精神、意绪,不再是恢弘的帝业或洒落的襟怀,而是——所谓的“世俗人情”。李泽厚提出的“世俗人情”这四个字,确实道尽了明清以后文学的真谛,而《红楼梦》恰恰是一部最有世俗人情意味的小说。嗯,便写这《红楼梦》吧。

    不过,写都写了,或者说,抄都抄了,也不能白抄吧,不说原创的知识版权啥的,文字录入,也需要点辛苦费不是。想起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那股子落魄劲,陆扬就知道写书,注定是赚不到钱的,因为盗版太多——这时代,没有《著作权法》,也没有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协定、公约啥的,盗版便是王道,或者说便宜便是王道,谁能撼动?!

    但是,陆扬却不是没有办法,受到后世金庸先生的启发,陆扬决定:连载《红楼梦》,一章一章、一回一回的发表,不一次性发表完,想盗版,可以,不过,得等老子赚完大头、喝完头汤,你们再去舔剩下的残羹冷炙。连载在哪呢?这时期还没有“网”这样的文学网站,当然只能像金庸先生一样,发表在报纸上,这年头也还没有报纸?没有关系啊,网站办不了,报纸还办不了吗?!创办一份报纸便是了,顺便卖报,在报纸上再登点小广告,还可以多赚一份广告费,何乐而不为?!

    说干就干,陆扬撸起袖子跑回小院,默写起了《红楼梦》,便从开卷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动笔,写了起来——“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

    自从陆扬沉浸于《红楼梦》的世界后,便闭门专心“写”书,顾炎武都见不着他了,有问题要问时,急得他在门外边敲门边喊着“姐夫,姐夫,出来啊”。陆扬被他给逼烦了,便抛出一句“先把《泰西四十二章经》的讲义背熟了再说”,便将顾炎武重新推给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马基雅维利……,再不行了,便扔出一卷《红楼梦》,让顾炎武捡去,且看着去了。

    顾炎武并非那种严肃、刻板的道学先生,拿着《红楼梦》倒也看得有滋有味,这日,顾炎武正坐在园中荷花池前,对着一池莲叶,还有假山怪石,看着《红楼梦》的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只见其中写道:“进入石洞,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漫,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这‘大观园’,分明写的就是咱们苏州园林嘛,倒有些像是槐雨先生的拙政园”,顾炎武感慨道,“那槐雨先生花费近三十年心血,在宁真道观与大弘寺遗址上,将拙政园建得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不曾想去世不到半月,其子一夜豪赌,便将此园输给了外人,真真可惜啊!倒不知姐夫这《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又是如何,会不会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