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〇四章 “天启大爆炸”(第2/3页)  我和崇祯有个约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兵部尚书调入京师而为兵部尚书罢了。虽然权限大为不同,不过级别、职事,倒没啥变化。所以,他的调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可以想见,等到韩爌、王在晋分别执掌内阁、兵部,他们第一道命令便是:命令各京外卫所的军队,停止向京师进军,各自返回驻地,否则以叛乱论罪。

    局势,就这样煎熬着,或许立刻便有大的变化了,无论是权贵们,还是皇城根下的老百姓们,都感觉到无比煎熬。因为,对于权贵们而言,真要刀兵相见,那么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而对于老百姓呢,管他娘的谁胜谁负,他们都得遭殃,一场兵祸,看来在所难免。

    不过,也有稳坐钓鱼台的人,那便是皇帝。京外的调兵,他早已知悉,不过他压根没放在心上,因为他另有杀招,魏忠贤不是有八万京外大军压境嘛,其中的精锐便是辽东经略高第的三万边军,可是魏忠贤不知道的是,高第虽然装得是魏忠贤的人,甚至还出昏招打压孙承宗,最终还得魏忠贤给他擦屁股,但高第其实自始至终,都是皇帝的人,他的一切行动,都在事前征得了皇帝的授意。所以,在皇帝看来,魏忠贤根本翻不出他的五指山,他好奇的只是,魏忠贤到底要玩到什么程度。

    ~~~

    “万岁爷,户部尚书、工部尚书两位大人来了,在殿外候着”,偏殿里,內侍轻声禀告道。

    皇帝罕见的没有在做木匠活,而是在看堆积如山的奏折,听到內侍的禀告,他面色阴沉,不耐烦道:“不见”。

    这些摆在御案上、有如小山般堆积的奏折,其实都在讲同一件事儿——就在京师,在王恭厂那儿,昨儿个,刚刚发生了一场离奇大爆炸,爆炸的余波,波及了紫禁城,导致皇帝的正殿都坍塌了,所以这会儿皇帝才坐在偏殿,而非他的御书房里。

    昨儿个,京师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城东北方渐至城西南角,霎时间,烟尘障空,白昼晦冥。

    与此同时,有一团特大火球在空中滚动。巨响声中,天色暗红、乱云横翻,且有巨大的蘑菇、灵芝状黑云,像柱子那样直竖于城西南角。

    刹那间天昏地暗,尘土、火光飞集,天崩地陷,万室平沉。东自阜成门,北到刑部街,长两千米左右,宽约六千多米范围内木材、石块以及被炸裂后的人、禽尸体像雨点那样从天空中降下。

    数万间屋舍、两万多军民都被炸成粉状,瓦砾腾空而下,衣物、碎尸远飞至昌平。为皇帝出宫准备的仪仗队中的大象,因受惊从象房中奔逃而出,满街乱窜,践踏百姓,又导致死者无数。乃至于,正在紫禁城内施工的匠人们,从高大脚手架上被震了下来,紫禁城的瓦砾,又压死了不知多少太监、宫女,据奏折粗略统计,紫禁城中,确认的死者数目,已多达两千多人。

    爆炸余波来袭时,皇帝正在乾清宫用早膳,突然大殿摇晃,皇帝赶紧把碗一丢,在白虎御卫的保护下,逃出殿外,刚刚出殿,乾清宫便坍塌了。如果不是皇帝反应快,以及白虎御卫的拼死保护,恐怕皇帝都被直接压在坍塌的宇殿里了。至于连侍奉皇帝进早膳的太监,则尽皆殉难,无人存活。同时遇难的,还有那位不知真假、尚未正式赐名的皇子,他与看护着他的乳母、婢女、太监、侍卫等,被一同压死在倾塌的乾清宫侧殿里了。

    皇帝一行,惊魂未定,行到建极殿时,突然有木槛、鸳瓦自空中坠下,白虎御卫以血肉之躯护着天启皇帝,有三人脑顶被当场砸裂,一命呜呼。

    最后,在剩下五名白虎御卫的护翼下,皇帝喘息未定地跑到了交泰殿附近,白虎御卫从殿内抬出一张坚实、厚重的桌子,将皇帝塞在桌下,一直挨到了最后。

    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天启大爆炸」,又称「王恭厂大爆炸」,关于引发这场灾难的原因,后世的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有“火药焚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