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八章 殿试(第2/2页)  我和崇祯有个约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发试卷、答卷,还有稿纸。

    陆扬小心翼翼地打开试题卷,只见上面写着——

    “制曰:朕祗承鸿绪,兢兢业业,不遑康宁,深维元后之责,思所以会归皇极,敷锡黎庶,以承天庥,夙夜忧畏,日慎一日……朕欲弘礼乐之化,益隆先烈,而未悉其道。尔多稽古力学,于学问之要,政治之本,讲求熟矣。其筹之、策之、引之、伸之,推之古昔,证之当今,援据经史,具陈之,悉言而无隐,朕将亲览焉。”

    殿试,不同于前面的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它不考八股文,考的是“对策”。其渊源起于汉代的“策问”,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汉代元光元年时,董仲舒面对武帝的“策问”,所作的“天人三策”。

    所以啊,殿试,表面上考的是“对策”,但其实又不是真的要你就某些具体的问题,去写那些很琐碎的应对方法,毕竟贡士们都是书生,暂时还没有为政的经验,“对策”要的是立论宏大,但是又不能过于泛泛,这其中的均衡点,很难把握。

    不过,这恰恰对了陆扬的胃口,陆扬可是海外名校的哲学博士,结合经史,写点带有儒家调调的玄言,对他来说,还真不是难事。陆扬看了看题目,大概明白了,皇帝的“制曰”,是在问:朕刚刚登基,还什么都不懂,很焦虑,你们不是饱学之士吗?有什么好的建议,不要有所隐瞒,都提出来吧,朕将一一钦览。

    沉吟了好一会儿,陆扬在心里面打好了腹稿,于是铺开考卷,提笔开写。还好,陆扬上辈子是练过书法的,不然就完蛋了,这殿试可是不糊名的,也不另外誊卷,毕竟皇帝是不会受贿赂的,不会弄虚作假,谁敢向皇帝行贿?!再说了,皇帝真要弄虚作假,你糊不糊名、誊不誊卷的,有个屁用啊!所以,在殿试中,书法也很重要,字写得太臭,估计皇帝看的兴趣都没有。

    ~~~

    看到考生们纷纷动笔了,崇祯帝坐在建极殿的龙椅上,感觉有些无聊,特别是看到陆扬这个家伙后,更是勾起了崇祯的一些记忆。

    毕竟崇祯先前跟陆扬打过一些交道,陆扬帮过他一次,让他免受魏忠贤的迫害,先帝天启皇帝在遗言中特别强调要他重用陆扬,孙承宗也特别指出陆扬是个人才,而且在守灵时,崇祯还吃过陆扬那家伙的几块味道怪怪的饼,如此一来一往,让崇祯对陆扬多少有些好奇。于是,崇祯帝决定下场走走,巡巡考,这也是一种“亲民”的举动嘛。

    巡考时,崇祯先走到了最左边,他准备包个大圈,将考场全部巡视一遍,看到有个考生,正在苦思冥想,似乎很是纠结。崇祯走过他身边时,为了展示领导的亲和力,便轻轻地在那考生的肩膀上拍了拍,以示安慰,让他不要紧张,在考试中,好好发挥。

    没想到,那考生看到皇帝的手拍到了自己的肩头,兴奋过度,那可是皇帝啊,他竟然拍了拍我!一激动,那考生便发出了某种销魂蚀骨的呻吟声,还差点激动得晕厥了过去。听到了那声“呻吟”,崇祯心头一紧,赶紧收回了手,心中暗忖:这人不会是有什么毛病吧?!于是,继续往前走,同时不着痕迹地在龙袍上拭了拭手。此后,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