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八章 远镜(第2/2页)  我和崇祯有个约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教,他穿儒袍、习汉语、书汉字,数十年下来,确实成绩斐然”,汤若望点头道,“不过,近年来,部分神甫认为的方式太迁就汉人习俗,损害了天主教的纯正性,甚至有部分人回罗马,请教廷下敕令,勒令汉地教民不得祭祖、拜孔”。说完,汤若望面露忧虑神色。

    “太狂热、偏执了”,陆扬道。

    陆扬倒不是对传教有啥兴趣,他害怕的是,如此一来,必然引发朝廷对天主教的反感,万一真的禁教,会影响的进程的。

    虽然,在陆扬看来,绝不等同于,但起源于欧罗巴,则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能从欧罗巴汲取宝贵的物质、精神的资源,让堂堂中国能的现代化,从而避免一八四〇年的悲剧后的那种的现代化,是陆扬一直所思所想的问题。陆扬那套丛书,宗旨即在于此。

    ~~~

    陆扬、汤若望各虑所思,沉默了好一会儿。还是孙元化打破了沉默,“江陵,那你有何良策?”毕竟孙元化也是天主教徒,他对一事,还是很关注的。

    “尊重本朝习俗,这是头等重要的一点”,陆扬道,“此外,还是从天文学下手吧,《易·系辞上》曰:,你们欧罗巴人还是要发挥一下天文学的优势,在钦天监,做好观察天象的本职。还有,最好能协助本朝,制定新历书,历书,毕竟造福农事、利在天下,若能推出新历书,相信皇帝也会下诏褒奖的”。

    “陆大人所言极是,徐阁老正在与李天经大人合编新历,想推出一部一百三十七卷的《崇祯历书》,此次北返,我便鼎力协助其事吧”,汤若望点头道。

    历史上,汤若望在《崇祯历书》上颇有帮助,崇祯七年,被崇祯帝亲赐御匾一方,皇帝在上面亲书四个大字,至少,在有明一代,汤若望及其不会有大麻烦了。当然,此是后话。而且,有了陆扬的提醒,《崇祯历书》或许还可以提前几年完成,不必等到崇祯七年了。在孙元化府邸上,主客尽欢后,汤若望又题赠了他的几本代表著述给陆扬——《主教缘起》、《主制群徵》、《真福训诠》、《崇一堂日记随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