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情难了柳暗花明 犯长安在劫难逃(第1/9页)  三国之温侯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情难了柳暗花明犯长安在劫难逃

    吕布三人着甲解剑入内,以军礼见献帝。帝抬手道:“平身。”三人乃各自入班听议。

    王允瞟了一眼笑嘻嘻的万炜,暗道来的不是时候,轻叹一声,出班奏道:“臣有事起奏。”

    献帝点头,道:“司徒请讲。”

    王允平和地道:“现今郿坞已平,臣请派兵取坞内前由董卓所掠之钱粮物资以足国用。”

    献帝看着凯旋的吕布万炜,漫不经心地道:“准奏!”

    王允转头问吕布道:“听说温侯与李肃战于槐里西南,那郿坞内董氏余孽可曾走脱。”

    吕布出班道:“本候一早便让家将高顺领本部取了战马,迂回渭水南,奇袭了郿坞,将董氏九族皆关于一屋,现下已交接至大军压至长安。约莫半个时辰后便能到了。嗯,李肃便是得知后路已断,这才投河。”

    王允吧唧了一下嘴巴,脸上欣慰的笑道:“冠军将军真是料敌先机!”

    吕布谦让一番,又退回班。那王允继续道:“既然如此,臣请奏,以董卓谋反罪连坐,诛其九族,不分男女老幼,皆腰斩弃市,以敬天下!”

    献帝冷哼一声,双眼露出超越年龄的冷酷,一手紧抓龙椅沉声道:“准奏!连同董卓尸体一齐弃市一月。期满,抛于荒野,不准入殓!”他想起了惨死的刘辩。

    要知在古代奉行着‘入土为安’的思想,要让董卓暴尸荒野,意欲就是让董卓死都得不到安宁。献帝如此年少便如此绝决,实在令在场众臣欣喜之余心寒不已。

    “臣领旨。”王允惊诧地偷看那与硕大龙椅不相称的皇帝,一个令自己心动不已的想法自然地冒出:以君王此等良资美玉,若老夫尽心辅导,不出十年或许将来又是一个武帝也未尝不可能!

    就在此时,王允忽听后面长长一声叹息,回头一看,蔡邕面有凄容。王允素知其与万炜走的极近,险些就做了万炜的岳父大人,心中早就将他划入吕氏的阵营,于是开口斥道:“今日董氏伏诛,乃大喜之日,侍中何故悲叹?”

    万炜心中一突,想起历史上王允在诛董之后杀王允之事,便欲开口,可惜那蔡邕实在糊涂,竟毫无迟疑地道:“只是想到几个无知儿也要腰斩弃市,一时感概。”

    万炜一拍脑门,暗自苦笑:你这举世宏儒,怎得就不知进退?果然,那王允闻言变色斥道:“董卓乃是国之大贼!汉室几乎为其所亡,君为王之重臣,本当同讨之。如今却叹息余孽,岂非为董贼同党!廷尉何在,速将反贼锁入天牢,等候判决!”

    众臣大惊,蔡邕也是一脸茫然。他实在想不到一时心情触动,发一声感叹,竟然就惹来杀生之祸。他也算不苯,知这反贼帽子扣下,想要无罪释放就不大可能,急忙做辑道:“虽是由董卓手下提拔至此官,然古今大义,耳所厌闻,口所常玩,岂会背叛汉室,投靠董卓?愿黥首刖足,继作汉史以明志。”太尉马日磾也出班劝道:“伯喈旷世逸才,大汉之事皆在其胸中,当使其续成后汉史,不失为一代大典。而今日乃无心之过,与董氏连坐关系亦是极微。若诛之,不免有失人望。”众官多有附和。

    见如此多人替蔡邕辩护,王允嫉妒心起,更怕万一蔡邕幸免,今日结下梁子,日后朝z文官内便多一德高望重之蓍老替吕氏出头,于是心中杀邕之心愈定。他毫不理会众人劝柬,义正严辞地道:“昔武帝不杀司马迁,致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力衰弱,有大敌环绕于外,不可在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等蒙其讪议。”众人无言以对。

    摘章引句的辩驳,别说是吕布,就是万炜也不甚擅长,只能看着几位文官开口却无法插嘴,直急的万炜满头大汗。眼看廷尉就要将蔡邕拖走,蔡琰那清秀的面孔突然清晰地在他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