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冷高顺募兵得勇卒 小吕娟“设计”见王妃(第1/6页)  三国之温侯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且说那时董卓倒行逆施,废少帝刘辨为弘农王,立其弟刘协为天子,改元永汉。只因董贼势大,敢言其不是者不是被杀便是出逃,至其实行之时竟无一人反对。

    “说来我们也是董卓势力之一啊!”

    说话者名为万炜,年纪便是五品讨虏将军,其兄吕布更是董卓义子,种种威风气派让人既慕又妒。然少有人知晓,他与兄长吕布与董卓实则势不两立,只因西凉军残暴凶悍难以约束,董卓若死必定大乱,为祸更甚,故而才迟迟未曾动手。

    在他右侧略微滞后的位置上与他同行的,是吕布的亲卫主骑高顺。若论声名,谁也不会将他一个的“侍卫长”放在眼里。可若提到他率领的陷阵营,会将其忽略的不是孤陋寡闻之人就是痴傻疯癫之辈。想那平阴津一战,虽则陷阵营是占据了地利之便,然以不足一千迎战两万,竟无人惊惶退缩且将敌方击溃,其军纪之严整、战力之强悍可见一斑。不过陷阵营于此役也损失惨重,大半兵卒死战而亡,不得不就地募兵补充兵力。

    “可惜不能从飞熊军直接抽人出来,那就连训练都省了。”

    听闻此言,高顺淡然一笑,应道:“武力易得。”

    万炜先是一愣,片刻后明白陷阵营身为吕布亲卫,忠心更关键,当然不能从由西凉、西院两军精兵组成的飞熊当中抽调军卒为补充。等想通了,他不禁狠狠地瞪了一眼少言寡语主骑,心说,你就不能一口气说清楚吗?多说几个字又不会死人!

    对少年将军的“怒视”,亲卫主骑只当没看见。在这段时间的接触中他学会了一件事:不要事事都与万炜较真,否则两个自己都会被烦死。比如今次,万炜明明伤都还没养好,听说“抓壮丁”便非要去看看。至于他为何会如此好奇,除了他本人谁也不会明白。这本来也无不可,偏偏他又不喜有人随时跟从,坚决不肯叫上狂狮亲卫,还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他们还需要加紧训练。高顺无奈,只得带了陷阵营老兵二十余人,保护主公的宝贝弟弟离城去往募兵处。

    等到了地方,就见前来报名的男子着实不少,其中大半都是贫苦百姓。若是和平年间,当兵是无聊的辛苦差事;然则如今这世道,反正都活不下去,当兵至少还有口饭吃。那些个奉命招兵的军卒自然明了这些人的想头,于是也毫不客气,宛如挑选牲口似的从这些面有菜色的老老少少当中拣出合适人选。

    万炜在一旁看了半晌,忽然疑惑地问:

    “伏义,为什么挑那么多孩子?”

    孩子?高顺看看那些被选出来的准士兵,又看看万炜,心说,他们与您相差无几吧?口里却答道:

    “陷阵营少有这般缺人,新兵将比老兵多三倍有余,少年易于管教,也较少恶习。”

    又瞧了一阵,高顺见万炜渐感无趣,遂说道:

    “二爷,天近晌午,木翁……”

    “啊?啊!知道了知道了!”

    高顺口中的“木翁”即卢植卢子干,当世大儒,亦是兵法大家。因废立之事得罪董卓被追杀,几番波折后被万炜收入府中。称其“木翁”而不名是为了降低被董卓发现的危险。万炜多次向其请教行军布阵、谋攻用计,卢植对他的才能大加赞扬,也指出其“用兵好(ha)险”的短处。总之,这一老一少在探讨兵法计谋上颇是投缘,几乎日日都会说上一两个时辰。昨日卢植给万炜出了个题目,要他今日想出破敌之法,故而高顺才会出言提醒。

    可万炜已是将这忘得一干二净,此时想起顿觉时间不够,免不了一阵心慌,连忙掉转马头往回跑。

    一行人走了还不到百步,便听身后传来打斗喧闹之声。高顺回头望去,只见人头涌动,根本看不清发生了什么。万炜也回头看了一眼,道:

    “伏义留下处理事情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