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 劳动分工(第1/2页)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昭站起来,看了看众人说道:哦,你们问题我已经知道了。精铁不足,我可以让母通判他们去寻找,一定保证精铁数量,如果实在不行,有的破损兵器你们可以融化后重新打造,一句话全力保证精铁。

    你们说大家技艺生疏,刘老三,如果我让你只打造枪管,其他什么都不做,只打造枪管,你一炉子一天能打造多少枪管?

    刘老三迟疑了片刻,摇头道:大人,如果让我每天打造枪管,我1天可以打造1根半。大人,但我一个人打造出来那个枪管有什么用呢?我打造出来,别人不一定用得上啊。

    杨昭笑了笑,说道:各位,大家都是匠人出身,大家都应该知道木匠怎么盖房子吧。木匠造房子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有人做梁子,有人做柱子,有人做横梁,到最后再装配,再盖房瓦,如此一座房子就这样造成了。

    你们所有铁匠,我不要求每个都能够制造燧发枪,制作枪筒,他只需要制作枪筒,掏枪管的只负责掏枪管,制作准星的,只负责制作准星,这样进行劳动分工,如此其他的不需要制作,其他的不需要管,如此再差的铁匠师傅,只要制作10天半个月,我想再差的就能够达到1天1件半啊,你们说是不是?

    王老二沉思片刻,说道:大人,这样快虽然快,但如何保证后面的能够安装得了呢?如果安装不了,那不是有问题吗?

    杨昭笑着指了指这两柄枪,说道:哦,这个我早就想到了。我到时候带你们一起,将这枪支拆了两支,到时候按照样式画一张图纸,标明关键部位尺寸就可以了。

    还有,整个枪支制造分为枪管制作,掏枪管,发射装置制作等10个工段,每个工段指定1~个师傅,任命为旗,负责督导下面的工匠按照样式打造。

    你们不是有个人会制造整枪吗?刘老三挑选5,6个人,按照我们标注出来图纸尺寸全部检查,对达不到要求的全部返工、报废处理。

    当即一一分工完毕,杨昭也亲自带领大家一一画出各个部件的图纸,测量标注出关键尺寸,然后分派各个段的师傅按照模型、按照各个部件尺寸进行制作。

    如此连续搞了天,虽然杨昭坐镇作坊,但在前三天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大家虽然口中不说,但心里则不以为然,这样分工后是否能够造出上佳的火枪,有的人更是公开抱怨。

    杨昭一边劝说,一边带着大家做,有的时候甚至亲自大铁,亲自带领大家掏枪管,装配鸟铳,到第7天,终于造出支燧发枪,杨昭让人试着一放,质量并不比先前的差劲。

    杨昭内心非常高兴,但望着更多不能装配的部件,王老二暗自皱眉,害怕杨昭责备。

    但令王老二感到惊讶的是杨昭并没有责备大家,指着这些不能装配的部件,笑着对王老二说道:王老哥,你与师傅们总结一下,这些部件是怎么回事情,在未来如何减少这些报废部件。

    在杨昭隔三岔五的督导之下,在1个月后,出枪速度由每天从每天1支增加到支,每支枪的精铁使用量也从10斤减少到70斤。

    在那以后,杨昭则按照每支枪5两纹银从兵器作坊采购枪支(汉阳造卖价约为0两纹银,但自古以来兵器成本往往不到卖价的1半,再加上汉阳兵工厂工人收入非常高,明末纹银价值远远高于清末,如此每支枪材料成本4两,人工费1两比较合理),对节约部分,节约下来的,一部分作为奖励发放给匠人,一部分则用着改进火炉之用。

    在建设火器局,火药局、兵器局的同时,一有空杨昭就到各地复核土地、人口复核结果,现在土地丈量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在张秀才案件强烈刺激下,那些乡绅害怕受到牵连,根本不敢出面公开阻扰重新丈量土地,登记户口。

    而过去闹得最起劲的那些穷秀才在听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