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章 地主与佃农(第2/3页)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成,如此缴纳1担正赋,至少要1担5的稻谷。

    还有,不仅仅用斗量,现在可以选择用称称,这样的话也更准确了。你老弟也听说了,在过去缴纳粮食的时候,装满斗后,衙役用脚一踢,倒出来多少谷子哦。

    还有,现在不需要马上缴纳正赋,等到农忙完后再缴纳,减少多少劳力哦。

    …

    杨昭脸色逐渐放松,看来在任何时代,乡亲们心里都是雪亮雪亮的,自己在免除三饷的大旗之下强行丈量土地,大家也明白这不过是一种重新分配税赋的手段而已,在实际上征收税赋总额没有减少。

    想到这里,杨昭不由得关心起佃农,这刘老三不是写了10亩水田面积啊,这个如何?想到这里,杨昭问道:老哥,你刚才说你不是写了10亩水田面积啊,这个如何,地主没有要求增加田租吧?

    刘老三叹口气道:哎,这要看情况,心肠好的会少收一点,心肠坏的反而要多收一点呢。

    就像我们雇主王公子,重新丈量土地之后,他们王家过去有100亩水田面积,现在变成00亩了,可足足多了00亩面积,过去每年秋天只需缴纳4担谷子,这两年秋天正赋6担谷子,外加4担补偿,如此足足多了6担。

    在收租的时候王公子就要我们每亩多1斗粮食,我们这些佃户受不了,认为我们租他们王家的田,合约上写得好好地,旱涝保收的交5成5地租,差点水田交5成地租,现在王家突然多收地租,不合理。

    最后王老太爷从县里坐着滑竿来,说衙门重新丈量土地,我们王家多缴了6担正赋,那是我们王家的问题,与乡亲们没有关系。

    去年大家遭了旱,再说衙门也减免了三饷,那么好田地租为5成,差田为4成5。这王老太爷真的是一个好人啊。

    杨昭也感叹道:确实,这王老太爷明白道理啊,往年他们偷税漏税这么多,本来就没有道理,现在要他们缴上正赋,少量补上往年偷掉的,他们王家本来就占便宜啊。怎么自己占了便宜还要增加地租呢?

    刘老哥,有没有地主不同意的,地主不同意怎么办?

    刘老三叹了一口气道:哎,这个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那个苏家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苏老爷坚决不同意,不但不同意减赋,而且还要每亩面积加1斗,最后有两家佃户不同意,听说在这年腊月三十的时候,苏老爷准备请几个强人将这两家佃户赶走啊。

    老弟啊,这天寒地冻的,将这些佃户赶走后,他们若是能找到一个好的雇主还好,若是不能,那不是成为讨口子吗?

    哎,这个世道啊,看来老天爷真的要收人啊。

    袁定身体微微一震,问道:老弟,这个地主如此无礼,为何不告官呢?我想知州大人还算晴明的啊,若是高官,定让那个苏老爷吃不了兜着走啊。

    刘老三叹了一口气,说道:哎,这位老哥,你也是一大把年龄了。这知州大人虽然是天上神仙下凡转世,但不可能管老百姓这种事情啊

    再说了,这苏家有钱有势,若是告发了,你不是不知道,那能奈何苏老爷吗?

    哎,这个世道啊,能活一天算一天哦,看来老天爷真的要收人了哦。

    否则的话,怎么有土暴子横行,怎么山中老虎成群?我们知州大人虽然是天上星宿下凡,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现在还有强敌环视,我们知州大人既要面对地方恶霸,又要面对流寇环视,他能保全大家就已经不错了。

    从茅屋里面出来,看到杨昭面色如常,袁定显得颇为不解道:轩轾,我原以为重新丈量土地清理人口之后,减免三饷之后,乡民们生活应该活得非常幸福。

    现在看来,哎,真是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啊,天灾不断,恶霸地主横行,

    杨昭手按刀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