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第1/2页)  谢慧馨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女士院坐落在燕京城外的西北方,是京郊土地延伸入雁河的一个半岛,雁河则东西横贯燕京。半岛与京城衔接的地方是大片的良田和山林,前朝皇帝将这里划归为皇庄,并在半岛上建了行宫,后来冯皇后就把行宫改建为了女士院所在地。

    女士院的叫法其实是官方的称呼,民间则把这片园子称为静园,因正门上的匾额冯皇后亲笔所提“宁静致远”得名。

    各家有女子要入园的都要早早的出发,马车一路行去,路过繁华安静的富人居住区,又路过热闹繁华的商业街,直到郊区的码头,人声从稀少到吵嚷。

    马车停在了燕矶码头,大太太二太太带了四姐慧妍一起过来的,众人送行只能到此。码头已被宫人清场,只有入园的人家可以进入。该交代嘱咐的之前都已经说过了,倒是站在人群后面的木槿眼泪汪汪的看着慧馨,连木樨脸上也是不舍。

    行了拜别礼,慧馨独自往码头深处行去,那边早有宫人在那里摆了桌椅等候。一位火者躬身行来询问了慧馨几句,又引她到一张台子前签了名,旁边站成排的宫女中便有人过来领着慧馨向停靠在码头边的画舫行去。

    那画舫停靠的地方离签名的地方有段距离,一路走去虽仍是春寒料峭的时节,慧馨的额头上仍是冒出了一层薄汗。慧馨掏出一条手帕抹了抹额头的汗,对着侧身走在稍前的宫女说道,“姐姐怎么称呼?这大冷的天里一早就在这里忙真是辛苦了,姐姐要不要停下休息一会?看这满头大汗的擦一擦吧。”说着慧馨又从袖筒里拿出一条手帕递给了宫女。

    这宫女回身接过慧馨递来的手帕,看了一眼。手帕乍一看不起眼,只绣着简单的一朵梅花,用的料子却是彩锦。宫女不动声色地将手帕塞进了袖拢里,一改刚才的面无表情给慧馨行了个礼道,“奴婢春禧给女公子请安,奴婢谢女公子体恤谢女公子赏!”

    慧馨听得一愣,面上却只是微笑着点点头,看着态度明显变化的春禧很自然的问起静园的情形。春禧毫无保留的讲述了静园的规矩和这两天的安排,慧馨盯着讲的兴起的春禧的侧影,心中一动庆幸自己做对了。

    春禧一直将慧馨领到船上安排好座位才离开,慧馨环顾四周,见已经有七位姐在座,便行了个礼才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其他几位姐也起身回礼后又坐回位子,众人都没有多余的言语,显然这几位应该也得到了宫女的提点。

    随后又进来三位姐,大家同样行过礼,满了十个人便有宫人过来通知大家船要开了。船渐行渐远,画舫的船舱两侧挂着厚厚的帘子,不过偶尔仍有风会吹起帘子的一角,可以看到外面雁江上来往的船只。

    从燕矶码头开出来的船只,只行驶两个方向,一个是来往静园,一个是来往皇庄。每天早上固定的船只都会从皇庄装满新鲜的蔬菜禽肉驶往燕矶码头,这些蔬菜禽肉是专供皇城调用的。

    船行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停靠在了云台,云台是静园专门停靠船只的栈台。众人依次下了船,旁边早有宫人等候,因女士院由皇后亲自监督,静园的规矩和人事都是按照宫规来安置的。

    静园不愧是皇帝行宫改建,从云台看去仿佛建在海中的亭台楼阁,似乎能到飘渺的云雾飘荡在阁楼间,正门上“宁静致远”四个大字俊秀中透着大气。

    宫人将他们领到了一间内室,那里有两个嬷嬷在发放名牌。慧馨也走了过去,其中一个嬷嬷递给慧馨一个牌子,“收好了,这是你的身份证明,正面是你以后的名字,反面是你的屋号。”

    慧馨看看手里的牌子,牌子是檀木做的,正面刻着“谨言”二字,反面刻着“丙字贰组八”。慧馨见另有两个宫女站在门外,便过去询问“丙字贰组八”的位置,宫女给慧馨指了位置顺便告诉慧馨“园里有事会敲钟召集各位女公子,女公子听到钟声后在所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