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第1/2页)  谢慧馨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外面慧馨已经偷偷回了屋,乐室里的人自然是不知道他们的对话有部分被人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仍然在继续。

    “您是走补的名额进来的,这几天要当心点,宫里头那位一向对补名额进来的没有好感。”

    另一人哼了一声,似乎没有把她的劝说放在心上,“宫里头那位一向精明,那些没能来报道的出了什么事她自然很清楚,不过她也清楚这些人连到静园报道的能力都没有,就没资格入静园。再说往年惯例一向如此,回回都有人出事,又回回有人补上来,入静园凭得本来就是家族实力,那老太婆再看不惯,也不能破坏这个规矩,最多不过抓几个冒头的立立威。”

    “听说这次杨家的丫头最惨,不但腿摔断了还毁了容,宫里头震怒说这次要严惩。”

    “这手下的够狠,杨家得罪了谁?”

    “听说跟常宁伯家脱不了干系,前阵子吏部有个郎中致仕,常宁伯家儿子想补这个缺,人脉都疏通好了,哪知道横空杀出来个杨家,听说是皇上直接指的,常宁伯拧不过皇上这不就把杨家恨上了。这不杨家出了事,常宁伯家还补了个姐进来。要说这常宁伯家胆子也够大的,敢拆皇上的台。”

    “常宁伯家仗着祖辈的军功,我行我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皇帝这几年借文官势打压这帮武夫,这些武夫早都坐不住了,他们大部分都是上过战场打过仗的,下起手来自然狠辣,不过这胳膊总归是拧不过大腿,这些年国家太平了,皇上总要把兵权收回去。知道常宁伯家送来的是哪位姐吗?”

    “本来是不知道的,不过今天在饭堂可以一眼就认出来了,常宁伯家四姐骄横跋扈,经常纵马扰市,京城里连贩夫走卒都认得这位四姐。”

    “如此正好,宫里头要在补上来的人里立威,我们就把这位四姐推出去,给老太婆个机会消消气,这次补上来五个人,去掉个一两个也该够了,她总不能一竿子打翻这一船的人。最好能把太子那边的人也拉进来几个,常宁伯是汉王死忠派的,如果能让他以为是太子的人给她孙女下的绊子,外头就有好戏看了。太子和汉王的人斗的越凶,我们主子越有机会出头。”

    “这主意好,正巧我昨儿听人说了翰林院李学士的女儿,这事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这事宜早不宜迟,我明儿就安排下去,如果明天事成,咱们以后就可以安心给主子办差,省得还要防着老太婆那边的人找麻烦。”

    。。。。。。

    慧馨早上起来嗓子很不舒服,时不时地要咳两下,吃完早饭后便去药房配了些止咳润肺的草药来泡茶,还好静园的药房东西比较齐全而且是全免费的。她一心记挂着皇庄那边的计划,午睡后早早地就拉着谨恪去藏书阁。

    今日藏书阁第一天开放,有事没事来凑热闹的人不少,门口负责登记的三个宫女忙得不亦乐乎。慧馨也兴冲冲地拉着谨恪一排排的书架看过去。一楼大部分是些常见的诗书典籍,二楼则是些珍藏孤本,书放的有点杂乱无章,慧馨找书找的头疼,不过结果并没让她失望,在二楼黄省曾的《养鱼经》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找到了。

    慧馨上辈子看过一个农教节目,是关于鱼塘立体养殖的,鱼、鸭和浮萍混养。既然河边沙地种不出东西,干脆改成鱼塘,静园并没有规定分出来的地必须种粮食。下楼拿了铭牌给宫女登记,慧馨准备把书借回去仔细研究。

    慧馨回屋把想把地改成鱼塘的想法跟谨恪说了,谨恪听得云里雾里的完全不明白。慧馨这才想起来这个朝代北方人的确不怎么养鱼,鱼塘大部分都分布在长江以南,而且大赵朝建国时间也短,在农业商业各方面还没有发展起来,京城也没听说哪里有鱼塘的,那如果他们能弄成肯定可以卖到好价钱啦。

    谨恪听了慧馨的解说,感觉这主意不错,她就很喜欢吃鱼,但京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