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大家一起上贼船吧(第1/3页)  谢慧馨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今南方灾祸乃是天灾加,承郡王觉得是应先救济灾民还是先追查相关官员?”慧馨说道。

    顾承志迎着慧馨的目光回答道,“自然是先救济灾民,那些官员事后处置也不迟,他们是跑不掉的,而且。。。”此事涉及官员众多,若是仓促处理只怕不但要影响朝堂安定,大赵的稳定局面也有可能被动摇,否则大哥和父亲也不会想着先把事情压下来了。况且皇祖父也说过百姓是国之根基,若是不能及时安抚灾民,大赵的根基就会不稳。

    慧馨点点头,顾承志能懂得把灾民放在官员之前,就比一般的官宦子弟强了不少,“殿下能这般想是百姓的福气,且处置官员自有皇上圣裁,殿下与其把力气浪费在跟官员勾心斗角,不如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做点实事。”

    燕郡王故意拖延时间,虽说有稳定民心的意图,可皇帝未必乐意见到自己的孙子瞒着他袒护地方官员。燕郡王和太子一派这一局已经提前输了,按那个逃出来的门客所说,各州府难逃罪责,燕郡王难脱办事不利之嫌,若是将事情真相公布出来,各州府仍然难逃罪责,而燕郡王难脱包庇下属之嫌。太子一派的处境可是相当不好。听说已经有御史上折质疑燕郡王此次赈灾之行。

    承郡王年幼又是燕郡王的亲弟弟,若是可以做出成绩来补救,在皇上和皇后面前便可以求情,最起码皇帝不会对整个太子府不满。

    顾承志本就是抱着帮燕郡王弥补过错的心思,给太子府争取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听慧馨这样说,越发觉得慧馨很理解他的想法,“可是救灾的物资和银两无法解决,没有时间等户部那些人捣糨糊了,而且赈灾涉及不止一个户部,需要朝中许多部门配合。这些人往日就只知道互相推脱拖后腿了,如今大堤决口,人人都想着怎么脱身,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配合救灾呢?”

    慧馨一笑,“让他们配合你,其实不难,把他们绑在跟你一条船上就行了。”

    “绑在一条船上?那要怎么做,不能把这些官员全都绑架,带着一起去南方吧。。。”顾承志疑惑,似乎真在考虑绑架朝廷官员的可能性。

    “不必绑架他们,你只要带着一个地方的人一起去就行了,那个地方集中了大赵最有影响力的势力。只要掌握那个地方的人,她们会帮你想办法让这些势力配合起来的。”

    顾承志不明白,大赵有这样的地方吗?他顺着慧馨的目光向前看去,那个方向是静园坐落的方向。

    南方水患,皇后娘娘亲自带领众妃往大护国寺祈福,为南方受灾的民众点了万盏长明灯。

    皇帝随后钦点南平侯前往南方代替燕郡王处理救灾事宜,同时,皇后派出静园众女代替嫔妃前往南方协助南平侯赈灾,安抚民众。

    这个消息在朝堂上炸了锅,京城各家贵妇们突然频繁来往,皇后的宫门也快被各家夫人们踏平了。

    可是皇后这次出奇得强硬,“女士院的人是全大赵女子的典范,这既是先皇后建立女士院的初衷,也是女士院存在的意义。如今国家有难,她们虽是女子却也有自己的担当。不要说什么有份,当年先皇后也曾为征战的将士洗手做羹汤,也曾亲身照料受伤的士兵。大赵建国初期,边疆战事不断,先皇后也曾派出女士院的学子去往前线,这既是大赵的美谈也是大赵的骄傲。如今女士院从先皇后手里传到我这里,即使不能将女士院发扬光大,也绝不允许有人堕了女士院的名声。若是哪家的女儿不能与百姓同甘共苦,那就直接说出来,从女士院除了名,她便不必去灾区了。”

    众家夫人听了皇后这话,自然不敢再说什么。也没哪家真的傻到提出不去南方的,若是女儿因此事除名,全大赵都会知道的,这辈子都甭想再找到婆家了。

    因救灾刻不容缓,时间紧迫,三日后众人就起程了。

    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