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2、兴师问罪的俞恪凡(第1/3页)  弃妇重生也潇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桑梓真不敢相信,不过一百公里之外,竟然有这么穷的地方。

    村子里多数都是土坯房,有的房顶还苫着草,窗户上的塑料被风吹得哗啦作响。尤其他们走进的这一家,房子大概是年代久了,主人怕耐不住风雨敲打,还在山墙上斜斜地支起两根长长的柱子,让人看了,反倒更生出些担心。

    园子里倒是绿意盎然的,各种蔬菜正是挂架的时候,长的短的坠在秧上,热热闹闹的,为这清贫的家家院增添了一些生气。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主人切的丝瓜条,长长的垂在晾衣绳上,像一道别致的帘子,因为刚切完水分正足,纵是有风吹来,也不见它们摇晃。

    带他们来的陈淑梅说,把丝瓜条这样晒了,冬天缺菜的时候可以拿来炖汤吃。桑梓看看那些雪白的长条,再看看刚从屋子里走出来的女主人拘谨的笑脸,心下一阵酸楚,不知她把丝瓜摘下来一根根洗净切条的时候,是什么心情,那一刀刀切下去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对命运的抱怨,还是已经麻木得没有了想法,只算计着要切多少,才够一家人熬过比生活更枯败的冬天。

    走进屋子里,炕上铺的是那种最老旧的苇席,还有几处打着补丁。一个男孩就坐在炕边,手里正翻着什么,桑梓走过去问,男孩羞涩地翻到封面让她看,竟然是本《新华字典》。桑梓的脑子里一下就跳出了俞恪凡那天带她看的图书室,他说要送她足够把那里填满的图书,真是好主意。

    来的路上陈淑梅就介绍过这家的情况。男孩叫顾强,是乡上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他哥哥去年刚考上了大学。虽然申请了助学贷款,但还是让原来就一贫如洗的家里日子更难了。

    顾强秋天上中学,因为村子离乡上远,应该住在学校,可是他父母掏不出食宿钱,就商量着让他骑他父亲那辆旧自行车来回跑。

    所以,陈淑梅一听桑梓有招免费生的想法,就先带他们来了这家。

    顾强的妈妈是很高兴的。可是不善言谈,就是夸奖起自己的孩子时,也不像别的妈妈那样一脸荣光,而是笑容里都带着点涩涩的味道。

    桑梓当即问了顾强的意思,孩子一听说进城上学,眼睛里就升起向往,桑梓抚摸着他的头,告诉他。等学校开学的前一天,会派车来接他,男孩就点点头,还低低地说了声“谢谢”。

    告别了顾强母子,又走访了几家,父母一听孩子全免费上学。都挺高兴,也有两家条件稍好一些的,对学校有些质疑,怕耽误了孩子。桑梓和陈淑梅一核计,决定等七月份找个时间派车来接他们到学校看看,打消家长的疑虑。

    晚上就住在陈淑梅家。她是个热情直爽的女人,丈夫在外地工作,她自己带着上初二的女儿,屋里屋外一把手。她女儿成绩不错。桑梓让她把孩子也送到桑叶去。陈淑梅委婉地谢绝了。她帮着桑梓招生,影响已经不太好,如果再把自己的女儿也弄过去,说闲话的人就更多了。

    桑梓当然明白。她这样热情出力,是看中了桑叶的招生政策。每个招生负责人招上来学生,全免生会奖励00元,收费生奖励500元,对于一个经济落后的乡村,这的确不算少。而对陈淑梅,桑梓可能还要多给一些,她与邻近的乡镇负责人都能说上话,搭桥引线,还都靠她呢!

    跑了一天,累得腿都直了,本以为晚上能睡个好觉,蚊子却不断来骚扰,桑梓抹了陈淑梅拿给她的花露水,早晨一看,还是被叮了满身包。

    纪帘幽这过敏体质,连蚊虫叮咬后果都会扩大化,看着一身铜钱大的红包,桑梓真有种想哭的冲动了。就是邓超,一看到她的样子都吓了一跳,陈淑梅更是自责,连说早知道应该买些蚊香,甚至要带桑梓去看大夫,桑梓硬是没去,要来肥皂抹了抹,一整天下来还是奇痒难忍。

    更让她窝火的是,这一天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