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45.Axure的一大步,林长信的一小步(第1/3页)  互联网巨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韩清华确定陪着林长信去闯一闯的第二天,林长信上午收到一封他觉得非常有意思的邮件。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林,你好。

    我们是苏(irhsu)和史密斯(arsih),我们是在你在技术论坛的测试招募帖中找到的你的联系方式,而这一封邮件是在我们两人共同沟通下写下的。

    给你发这一封信可能有些长,但是希望你能耐心的看下去,因为我们想说的我们的故事与你有关。

    我是苏,曾经是一名电器工程师,后来转行做软件开发,现在我是一名产品经理。而我的朋友史密斯曾经是一名经济学家,但是他自学了黑客知识。

    2002年3月的,那时候我们俩正巧在同一家互联网公司一起工作,那时候我们的工作是软件工程师。在我们过往的工作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阅读基于perp,irsfis和irsfr格式的产品需求文档来开发软件。

    这种通过许多版本的pp,is和r的需求文档来开发软件的痛苦,相信你绝对能体会。

    …

    看到这里的时候,林长信不由得笑起来。

    这个年代的软件工程师们,协同工作的确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在没有软件界面原型之前,如何在软件未做出来之前就呈现最终效果,如何交互都是非常头疼的事。

    所以,苏和史密斯说的痛苦,林长信非常了解。

    于是,他继续看下去。

    …

    那个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想法,一定要开发出一款可以解除我们开发人员痛苦的软件。

    这个想法在我们脑中出现时,当时的我们热情澎湃,觉得这一定是一个可以给非常多人提供便捷的软件,并且我们都认定它一定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商业软件。

    直到前段时间我们在偶然的情况下,听到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们,在技术论坛上有一款软件界面原型工具开放内部测试的招募。

    出于好奇,我和史密斯便报名参加了测试的工作。

    几天的忐忑等待后,我们拿到了你这款软件的alpha版本。当我们迫不及待的打开并试用了一个小时后,我们就惊呆了。

    你的很多想法和设计与我们不谋而合,甚至是超越我们的思维。它可不是我们脑海中那个未呈现的创意,而是完完整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真实东西。

    那个时候,我们是既欣喜,又沮丧。

    欣喜是因为,我们工程师们终于有一款可以节约大量沟通时间和明确软件需求的软件可以用了。

    沮丧的原因也很显而易见,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将不是第一个发起这个创意并落实成型的人。

    但好在我们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毕竟这个软件是造福大众的好东西,你做,还是我们做还是一样。

    所以在参与了这次测试后,我们就一直关注你的新版本发布。

    当你的bea版发布时,我们第一时间参与了试用测试。

    站在一个测试员的身份,我们再一次忍不住要赞叹。

    这已经是一个我们预想中的完美ui界面交互软件了,它几乎没有bug,我尝试用bea版去做了50多个页面的设计,它帮我完美的实施了这些页面的开发过程,很好的帮助我搭建了与其他开发者最直接的沟通。

    这样的表现,我们当然非常乐于向身边的朋友们推荐了这款软件。

    而这款软件在朋友那里,也得到非常优秀的赞誉。大家都觉得它帮助我们减少了大量的时间,使得我们将精力更专注的投入到开发的工作当中。

    林,说了这么多。这一次我们来信的目的是想告诉你,我们与你设计的软件的情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