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关于情节和背景(第1/2页)  最后的眷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切来自于一个念头:“如果把整个异界世界中背景的各个细节,包括不同族群魔幻性的特征、社会结构的分歧、背景板式普通人的生活,全都设定和刻画清楚,会怎么样?”

    带着这个念头,我构建了后面情节中,好几个不同族群社会的大致结构。但到主角族群时,我犯了难。

    要怎么才能构建一个细腻精彩,又适合网文阅读习惯的族群,或者说国度呢?

    本来我已经从正在阅读的“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中汲取灵感,想要将充斥着保守派与自由派意识交错中影响整个国度,甚至整个世界的感觉描绘出来,这也正与我后续设计的一些关键情节有所联系。

    但不知怎么的,就在我第一版小说开头写出来后的第二天早晨,打开窗帘,晨光照在窗台的红枫上,我的脑海中兀然浮现一句话: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就这么一句话,在七楼上看着新生朝阳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好像看到了茫茫人海涌向城堡,我好像听到了那沉重的炮弹陷入墙壁深处。

    那群人潮中,不同的人抱着怎么的期待?在之前的生活中,他们都是什么模样,大革命之后,他们有变好吗?

    无数的问题让我开始查阅资料。出乎我意料的是,我所认为掀起浪潮的底层社会“第三等级”,并不是底层。大小资产者、小作坊主、律师医生教师、工会工人工场工人、自耕农佃农农奴……各种不同诉求、不同抱负的人群,都包含在了这个大杂烩之内。

    正如西哀耶斯所写:“什么是第三等级?一切!”

    这群人,携着涛涛之势,席卷几个世纪以来巴黎城各种累积下来的冲突,终于在1789爆发了。而后,这股浩荡之势又席卷了十几甚至几十个年头,你方唱罢我方登台,每个人群都以为自己会是主导,但都被卷入漩涡之中。

    我想要描绘他们的生活。

    我的想法是,给不同的群体赋予不同的神奇能力,让他们在这个史诗性历史事件中登场;将那些正史的、野史的甚至谣言的故事记载汇聚、改编,重新厘一条主线出来,然后推演他们的发展,融入我整个的大纲之中。

    但等我真正开始时,我发现自己欠缺的实在太多。我从图书馆找了四五本大革命的专著,又研究许多相关论文。我把他们设计进一个又一个小剧情。但我描绘出来的感觉总是带着一股浓浓的菜鸟气息,无论怎么尝试,我描绘的群体好像都只是在愤怒,每个角色都贴着一张明显可见的标签在行动。什么从细节描绘,什么以小见大,什么情节动人,我都没有做到。

    更别提我一开始想做的将讲好故事与网络小说特点结合的尝试,更是一塌糊涂。我甚至没有总结出来一份网文可用的爽点和桥段,又谈何巧妙运用?

    最主要的,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每个部分到底讲述的如何,做了改变之后又有没有变好?因为没有人来阅读。

    这可能就是新手作家的悲哀。

    但我还是想讲好这个故事。

    悲惨世界、红与黑、忏悔录……太多的经典著作描述了那个时代的众生。我开始仔细读它们的每一篇;同时,我还需要时间去总结网络小说;再同时,我还要做莫泊桑式的尝试,每日在人群中观察、描绘。

    需要做的太多了。

    所以,暂时会3000字单更。我会去一步步做好这一切,一边学习如何讲好这个故事,一边对已经写过的部分进行修改。如果有幸能有读者点进来看,更有幸能有读者看到这篇作品相关的这里,我对您表示最诚挚地感谢。感谢您用宝贵的时间,注视到成千上万网文中不起眼的我,就像注视那个遥远时代普通人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小孩一样。

    希望我们再次相会在那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