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九章 风云际会(10)(第1/2页)  唯我圣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而这另外一部分的力道也会借着侯子明肌肉、韧带、骨骼的后缩与拉扯之力消卸而去。

    这曾经是华夏武功中十分高明地防御、卸力功夫,随着灵元能量的崛起,修行武道的超凡者抗击打能力愈发强悍。

    而垫拳则是华夏武功另外一门后发先至的武术技巧,侯子明知道弗朗西斯科这一拳属于泰拳的套路,拳法势大力沉,后续会跟上肘击、膝撞等等攻击。

    因此含胸只是起到一个延缓敌人拳头态势,反手打断后续攻击的作用。

    与此同时,侯子明将反手抓向敌人的右手,改成由下至上的一拂,用手背甩打在了弗朗西斯科的小臂上,并将手心向着自己的方向,同时左手握拳,仿若雷霆一般地击打在自己的手心当中!

    垫拳地意义就在于,侯子明这是以自己的手掌垫住自己的拳头,将刚猛的劲力尽数化为柔力,为的是避免与弗朗西斯科硬拼硬,以防被诡异的异能或者血脉突然坑一下,从而给自己留下余地与力道,能够在回气之后迅速地进行反击。

    侯子明虽然看起来十分的瘦弱,但其实隐藏在他衣服之下的全都是爆发力极强的肌肉。

    而且侯子明早年间走的是刚猛、快速到极致、直到无坚不摧的武功路数,可他经过与陈云川的常年对练,却是深明,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地道理。

    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

    因此侯子明现在对这样的以刚化柔地临敌技巧,却是锻炼的更加收发自如了。

    侯子明近年来兼修的太极拳,乃是华夏武术界一项独特的法门,其中关于躯干、上肢和下肢,也就是身法、手法和步法,有时也统称为身法,这些方面的操练有着特定的要领和法则。

    身法是华夏历代太极拳武术家,根据实践经验和集中门人智慧,而提炼出的某些外形合内动的要旨。

    身法是组织内形、产生内劲的关键环节,所以身、手、步必须按照太极拳的特定要求进行运动,才能做到相互间的协调配合,达到以内形来支配外形的目的。

    一般来讲,习练太极拳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学习基础拳架,学习基本身法;

    第二阶段,精通拳术套路、精通身法、初步学习内劲;

    第三阶段,内劲大成。

    侯子明借助他的异能:斗转星移—可以化用敌人的攻击劲力。

    加上自己的劲力,相互叠加,甚至于三、四相加,取巧一般的达到了第三阶段,他自称为“伪内劲”。

    侯子明此时继续含胸垫拳之后的第三式,拔背—两肩中间,大椎骨下,第三节于第四节脊椎骨中间,即身柱穴与陶道穴之间,谓夹脊关,此处有鼓起之意,不可有鼓起之实,同时忘掉双肩,是谓拔背。

    刚刚含胸时,侯子明的胸肌与肋间肌放松,脊背自然地舒展放松,用力挺胸,胸骨尾端的剑骨突会往外凸出。

    侯子明化用的太极拳与其他拳术组成的含胸、垫拳、拔背三式,听起来简单,真正做出来就相当的复杂。

    毕竟在灵元能量并未崛起的时代,华夏的武术家想要化用武功、自创武功,这种工作做起来就是需要积累长年累月地功夫,若没有个三四十年的苦功不足以小成,甚至有的人悟性不足,最少都需要七八十年。

    那时候纵然武术家将这种路数练到了大成,但是人体的各种机能都是大幅度的下降,而现在对敌讲究的就是一击毙命,肯定无法进行久战。

    侯子明因为有着斗转星移异能的帮助,加上有关部门的灵粮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所以在这青壮年之时拳术却能大成,绝对算得上是津市警察局刑侦队的大怪物之一。

    弗朗西斯科的拳头被含住,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