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父母旧事(第1/3页)  崔门嫡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崔门嫡女最新章节!

    崔璟萱被留在青松堂里,直面睿智精明的老夫人,心里忍不住卷动起重重风潮,面上却仍是一片恭谨温顺。

    她坐在上座的老夫人旁边,被老夫人拉着手颇为慈祥和蔼地询问着什么。都是一些很平常琐碎的问题,但问的人太过不一般,崔璟萱还是在心里极为严谨细致地一字一句思索着,考量着自己的回答。

    “祖母,萱儿得知您要回来,思量许久,都不知道要备些什么,前些日子亲手抄了些佛经,萱儿自知字体粗鄙,不堪入眼,但念着祖母向佛,萱儿却是虔诚抄写,特送予祖母,希望祖母会喜欢。”说着,崔璟萱站起身来,从侍墨手里接过那本佛经,亲自捧了,递给老夫人身边的得力丫头碧痕。

    老夫人翻看着那些还有些稚嫩的字迹,心里却再一次闪过惊讶和赞赏。这个孙女,她仅仅离去一月而已,却仿若脱胎换骨,与从前相去甚远,今天着实给她许多惊喜。

    抄写佛经,看似简单,实则最考验人的心性秉性。唯有真正沉稳平和、存善守真之人才能在长篇繁缛、枯燥艰涩的梵文里保持心境的纯澈和淡然,甚至得到佛语的洗礼和升华。对于一个七岁稚童而言,年岁太小,所谓的抄写佛经可以磨炼心性,平和心态,实在是太过艰难。事实上抄写佛经对于她们,除了练字之外,别无意义。

    然而此刻,她却的确从这字迹里看到了一丝灵性和一丝宁静致远、淡泊纯善的佛性。

    崔璟萱在她气场威压下能坚守自我,被她留下也不悲不喜,毫不骄躁,在她询问下回话不卑不亢,恭谦又显濡慕亲近。心境显见的难得明澈,她都有些想把她养在身边好好培养了。老夫人看着这个玉雪可爱的孙女不由有些意动。

    这边祖孙融洽,时间就在老夫人的考核和崔璟萱毫不知情的应答中缓缓过了。午时渐渐近了,崔璟晨和崔璟炎率先到了青松堂。

    楚国重孝,又老夫人为老极尊,睿智慎独、高风亮节。故而,即使自老国公爷逝世以后,老夫人心伤之际退倨后宅青松堂,不理世事,不沾一分权柄,沉醉礼佛,成了一个真正的普通的内宅老妇人,然安国公府阖府长幼尊卑,对这位老夫人,无人轻视,无不敬重。青松堂也是从来被收整的极好。

    说起青松堂,它不同于海棠苑的华贵精妍,绿麓园的婉约秀美,萱阁的玲珑精致,更无一般老人所居之地极尽繁华富贵却遮掩不了的颓然衰败,要说贵重肃穆,它也有。然而,它的形容词最鲜明的却是霸气舒朗、简单刚劲。处处透着股勃勃生机。青松堂占地最大,全然不是因为院落楼阁繁多,而是因为青松堂里建着一个练武场,后来崔璟萱亲自去体验了方知,所谓练武场是一个怎样‘炼狱’场般的存在。

    而这府里,地位尊崇的‘老祖宗’老夫人最为看重和疼爱的后辈其实并非是崔元浩,反而是崔璟炎。不为他是长子嫡孙,只因为这府里几辈,最像老国公的,便是崔璟炎了,不仅长相有六分相似,就连气质,一举手一投足也有几分老国公的风范。只不过,崔璟炎不同于老国公的真性情、忠诚明德,仅仅是虚有如玉君子的表象,实则阴险腹黑罢了。

    “璟炎,璟晨,快起来。”看着两个孙儿给自己请安行完大礼,老夫人忙喊着一旁的丫鬟扶起他们,拉至自己身边,细细瞧着。崔璟晨在一旁逗趣着,引得众人开怀笑着。

    府里人陆陆续续到了,王氏领着安姨娘柳姨娘在正厅里布置着宴席,一众丫鬟婆子忙着挪置桌椅、搬酒端盘。因着府里二房除了崔锦词及其姨娘周氏尽皆不在,孩子又颇多,因此只置了两桌。老夫人并国公爷三老爷及王氏李氏两位正房夫人领着嫡子嫡女坐在一桌,另一桌坐着安姨娘柳姨娘夏姨娘周姨娘和庶子女们。

    细数起来,安国公府在京都里算得上人丁稀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