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塌陷的房子和塌陷的官(一)(第1/3页)  一轮明月出天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方人大都以面食为主,面食又分为带馅和不带馅的,带馅的面食吃起来省事,连菜带主食搁一块好下咽。人们最常吃的带馅的面食无非是饺子、包子,不过张明望喜欢吃的是馄饨,馄饨皮薄,连馄饨带汤,只一碗就能饱腹。

    “张兄弟,机电二厂的老住宅要动迁了,听说北面的老小区,都让你拿下,你带带哥几个啊?”张明望对面站着的那人光着膀子,皮肤黝黑,他身后跟着四五个人,汉子眉开眼笑,一边说着一边给张明望递烟。

    张明望没接他的烟,喝完碗里最后一口汤,然后用筷子把碗里的馄饨皮扒拉到嘴里“于德志,我这真不缺抡大锤的力工,搬运工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干,我这每天拆出来的废铁得运到前营子的废品收购站。”

    于德志憨厚的笑了笑“这你放心,我们哥几个身板好得很。”

    “嘿,看得出来,但我也跟你说明白了,活给你也行,但你带来的人手脚都给我干净点,那些废铁都过了称。”

    “张兄弟你放心,他们几个跟我一个村的,都是老实人。”

    “那行,运一趟三角钱,三轮车我那有,一天能运十来趟,钱当天下午结,你看行吗?”

    “行!行!”于德志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他身后那几个汉子也是一脸兴奋。

    张明望笑了笑,指着另一桌埋头吃饭的胖子说道“回头你们让陈稳看下身份证,登记下。”

    1985年,是张明望最难受的一年,他18岁高中毕业入伍,之后一直在东北边疆的某骑兵连当兵,那时候部队上高中文化的人不多,他入伍的第四年成为了少尉排长。

    但也是在那年,国家开始了“百万大裁军”,部队上的战友,几乎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进、退、去、留的选择和被选择。他比别人更担心,虽然他所在的连队有着几十年的光荣历史,是立过赫赫战功的英雄连,但每每看到进出部队的坦克和装甲车,他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1986年的春节,他和家人一起过的,过了正月十五,他就去辽西市矿务局下属的矿材厂的保卫科的当科长,但他不到一年就被厂子开除了。被开除以后,他索性单干了,正赶上市区旧城改造,到处都在拆房子,他联系几个以前部队的兄弟,又跟家里亲戚借了点钱,搞了这个拆迁队。

    (一)

    八十年代末,外地人来到这座辽西小城,肯定猜不出哪里是市中心,因为整个城市拆得七七八八。辽西这座小城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曾是中国的煤都,地下的煤从清末一直挖到了现在,连着挖了快一个世纪。现如今好多居民住宅区的地下都是空的,一到夏天遇到暴雨天气,总会有几家房子塌掉。

    去年夏天,辽西市连着下了两个星期的暴雨,矿材厂家属院一下子塌了三条胡同,总共二十四户房子全都陷进地里,这二十四户里就有张明望的大哥家,大哥张明博腿被砸断了,伤得挺重,起码得卧床一年,大嫂脑袋被瓦片砸了下,出了不少血。老娘跟二哥住一起,倒是没伤着,不过听说大儿子出了事,被吓得不轻。

    老张家算是走运的,至少没出人命,掉进深坑的那户人家伤亡更是惨重,家里两位上岁数的老人,送了医院也没抢救过来。

    发生事故的当天晚上,矿材厂的厂长杨爱华就跑到医院慰问家属,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把事情压下去,后续来的几个矿务局的大领导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工人家属院那边出了这么大的事,敷衍了事自然不行,重伤和死了人的家属说要到市政府告状,厂领导这才慌了神,第二天召开紧急会议。

    张明望在厂里算是最年轻的干部,厂里领导给他们保卫科下达的任务是看着那些家属,防止他们闹事,怕伤者家属矿务局和市政府告状。

    开会的那天,张明望第一个站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