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塌陷的房子和塌陷的官(三)(第1/4页)  一轮明月出天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爱华蹲在厕所里已经快半个小时了,他汗珠子滴答滴答的掉在地面上,他一直有便秘的毛病,当上厂长以后,和在矿务局团委坐办公室不一样,要操心的事太多,他的总爱上火,老毛病就更严重。

    家属院房倒屋塌伤了人,他要求尽量满足家属要求,厂子赔多少钱他不在乎,他在乎的矿材厂完成制度改革之后,能挣多少钱。他要让全厂工人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不用一到下雨天就担惊受怕。

    所以他现在最担心的是工人家属闹事,事情闹大了,对谁都不好,他厂长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他去年正月才调到矿材厂,之前他一直在矿务局团委办公室,是他主动要求调到工厂的,他是真想为厂子做点事。杨爱华的父亲杨诚,以前是市里矿院教授,天生一副文化人派头,在大学教书的时候经常和学院里的同事一起游山玩水,舞文弄墨。六十年代末,他们一家被下放到矿材厂做工,他在工厂里做了四年钳工,和一线工人没有区别。由于一些原因,他错过了1977年第一次高考,老厂长知道情况后,给他换了份工作,让他在厂里当夜班保安,第二年的高考,他考了全市第一。

    杨爱华是有心劲的人,他想着把厂子做大做强,厂里的郑书记是个老油条,每天就在办公室里养花,开会露个面就回去,似乎只盼着明年退休。副厂长王广河是郑书记的女婿,除了会在背后损自己两句,其他的啥能耐没有。这俩人不碍他的事最好,他能风风火火,甩开膀子改革企业,半年的时间,就把死气沉沉的厂子盘活了,他也成了矿务局的改革先锋。

    杨爱华也知道厂里工人传他的坏话,十有八九都是王广河编排的,在自己眼里,王广河根本是屁能耐没有关系户,早年靠着搞运动当上了车间主任,运动时带头批老厂长,给老厂长写黑材料。前几年老厂长平反以后,马上给他安排了一个闲职。王冠和不甘寂寞,他为了攀上郑书记的大腿,天天起大早去人民公园和郑书记偶遇,陪郑书记练太极拳,一来二去郑书记就成了他的老丈人,王广河当上副厂长,郑书记没少给他使劲出力。

    厂里工人背后骂他杨爱华的,他根本不在乎,他只想让工人过上好日子,所以他问心无愧。

    他很早就盯上工程队那一百多号人了,这么大的一支队伍,天天闲在厂子里,他觉得可惜。他扩大工程队业务,高价外聘了两个矿院大学的工程师,打通了市政部门的关系,先后接了十来个市政派发的大活,也给工程队打出了名声。

    工程队接外包工程后,没一分钱进他口袋;

    整治厂内不良风气,开除小偷小摸的工人,他也都是按规矩办事,从未徇私;

    厂里工人工资低,那是矿务局统一定的,他跟上面反映了好多次说应该按照各厂的效益给工人开工资,可上面要一刀切他也没办法。当上厂长一年多,厂子的效益翻了三番,光是卖给各地煤矿的五金件就足够给厂里所有工人开工资的,可工人挣得是死工资,奖金发放幅度也是有规定的。他想着既然不能给工人发钱,那就提升工人的福利待遇,于是才有了给大伙分房。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厂子给工人分房这件天大的好事,换来的却是基层工人们的极度不理解和各种的埋怨。制定分房计划的会议上,从来都是双手赞成的王广河,破天荒的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提出要优先分给中高层领导干部。

    他的理由是:他认为工厂效益由坏变好,扭亏为盈,跟杨厂长制定的新政策,实行的新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和各部门领导干部的全面贯彻执行是分不开的;和各部门基层工人同志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分房优先考虑干部,有利于为基层工人树立榜样;有利于为激发全厂工人的工作热情;有利于明确生产责任制,彰显按劳分配的合理性。

    杨爱华一开始提出来的是按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