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怪圈(第1/3页)  回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观文阁,东宫皇太孙之书房,自然也都是太子朱标留下的,不过自从苏州返回京师之后,朱允炆就禁绝了在里面召见任何人,因为书房内,有很多他后世记忆中的点点滴滴,为了怕自己忘记,所以都抄写下来留作备用。

    朱允炆不喜欢窥人隐私,但是身处在他这个位置,更不喜欢被人蒙在鼓中的感觉,而且近几年来皇太孙的生活,虽没有做到出口成宪,但也养就了其上位者的贵胄之气。

    宦官燃亮四角的烛台后边掩门退出,在跳动的烛火下,若大的书房有着一种阴森的气氛,朱允炆脸色冷峻,却没有说话。

    杨杰虽然面露苦色,但是心里却十分平静,已经跟了皇太孙一年多的时间,以他的了解,他现在跟的主子,虽然此时十分严肃,却绝对不似当今皇上那么武断嗜杀。否则,以他之前的表现,放在当今皇帝手里,无论他立下多大功劳,单凭个隐瞒身世,就足于使他碎尸万段了。

    更何况,现在东宫还未有大的动作,他更是寸功未立呢?不过,此时的他却不能再沉默了,自己身为臣子,总要给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就连自己说说不过去,清咳了一下,举步上前,道:“臣有罪,请殿下……。”

    谁知就在这时朱允炆却抬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直接道:“你不用请罪,之前的事情,你不说,也不代表孤王不会知道,孤王现在倒是想听听你离开临濠之后的事情。”

    杨杰一怔,关于离开临濠之后,抛除自己的身世,不是已经都说了吗?为什么又要问一遍,稍作思索,还道殿下是介意于自己的隐瞒,只是不想把话挑明而已,于是十分恭敬的将自己离开临濠的理由、去向和经历又说了一遍,只是增加了一些自己奉母命不能踏足仕途之言。

    岂不知朱允炆之所以让他再讲临濠之后的经历,不过是给自己留个思考的空间而已,在他后世的历史中对于杨宪的描述,仅仅限于是朱元璋的一个特务头子,也就是相当于后世某国的中情局负责人,最后老朱将他安插进中书省后,当月就因罪被砍了脑袋。至于为什么原因,天知晓。

    要是别人告诉他这些事情,朱允炆一定会立刻将杨杰打入黑名单,即使不杀,也绝对不能再用了,可是今天出奇的看到朱元璋的宽容,所以他不假思索的就选择了继续信任杨杰,因为老朱绝对不是一个仁慈的人,斩草除根才是其的习惯。

    不过最重要的是,朱允炆必须要搞清楚,杨杰所忠于的到底是自己,还是朱元璋。但这句话真的不好问出口,他要等杨杰自己说。

    现在正值用人之际,之前对杨杰的防范基于今天朱元璋的表现,眼见可以告于段落,只是,万一在这个时候,杨杰也是朱元璋派到东宫来的人,想想自己对杨杰和杨蝶的任用,朱允炆就不是一个滋味。

    “说说吧,皇祖父对你不薄,可是为什么还要留在东宫呢?”朱允炆等杨杰说完,冷不防的问道。

    听到这句话,杨杰有些诧异的猛然抬起头,仿佛有些不敢相信,又好像自己听错了的模样,殿下的这次问话意思就有些深了。不得不使他仔细思量。

    东宫筹建内厂之初,杨杰就知道殿下是为了今后的继位积蓄力量了,他在理刑处闲暇时也分析过,太孙殿下不比太子有着深厚的人脉和身为长子的优势,从上次朱高炽代表燕王府那样咄咄逼人就可以看出,东宫现在处于弱势地位,皇太孙为今后的绸缪无可厚非。

    但是方才的问话,仔细琢磨之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殿下除了防备诸王之外,将皇上也计算在东宫的防范之列。这样的话,杨杰说话就需要斟酌了。

    沉默了许久,朱允炆也没有再逼问下去,只等待他的回答,虽是初春峭寒,但是仍然止不住杨杰额头汗珠渗出,饶是他自负的百般计算,但是他却算漏了一件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