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 苦瓜(第1/3页)  回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着不远处百官一阵莫名的惶恐,和孙儿的满面的无措,朱元璋铺满皱纹的脸上露出自矜的神色,他要的就是这般效果。

    去年发现孙儿筹建内厂时,朱元璋真的以为侍卫禀报错了,在他的印象中,无论是太子朱标还是这个孙儿,平时混迹于那些名流大儒之中,最不屑为之的,可能就是密探,太子朱标之前曾经十分嫌恶锦衣卫,认为这些人做的都是龌龊的勾当,以至于几次朱元璋想把锦衣卫交与太子主理。都被拒绝。并声称使用锦衣卫无王者风范、不是仁君之道,把朱元璋气个半死,但也无可奈何。

    可是自从他宣布限制锦衣卫权力的同时,手下另外一股力量向他汇报说东宫正在筹建类似组织,不由是他惊讶万分,在一年多来,特别是诏命太孙监国期间,他对东宫所筹建之内厂加强了极大关注,发现东宫内厂虽然暂时还未有锦衣卫之前的实力,但是分工和办事方法不但和锦衣卫不谋而合,更有甚者,其中一些机巧防止了锦衣卫原来的弊病。

    在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皇太孙命内厂彻查御史袁泰,详细过程都有人向朱元璋汇报,在举证的过程中,袁泰收受外藩贿赂、借出巡之际勒索地方官员,东宫内厂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情报处分成了举证司、侦知司、民事司等等诸多职司,在搜集罪证的同时相互不许沟通,且情报处只有向东宫举证的权利,宿卫处只听东宫的号令抓捕涉案有关,参谋处做出评估分析,理刑处针对其他三处进行监督,和署理后事。

    当太孙将袁泰诸罪传至大理寺后,朱元璋才知道自己的确赋予锦衣卫的权利太大,也是早就蒋瓛诸人一手遮天的原因了。

    当然,太孙针对袁泰,绝对和之前袁泰针对六艺书院有关,甚至说是蓄意报复,可是在朱元璋面前算的了什么呢?作为上位者,就应该清除异己。莫说那袁泰真的有罪,就算是无罪,政治上站错位置,也是有罪的。

    但是只从袁泰之事后,东宫的内厂仿佛进入了蛰伏阶段。非但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反而陷入了停滞状态。开始配合太孙筹办《大明周报》而侦骑四处的收集各地消息,另外有一部分人,朱允炆将其散入刚刚建起的大明海关衙门,充当官吏。

    半年过去,所谓的报纸未曾看见,海关衙门还在筹建,但是朱元璋却是有些沉不下心了,他怎么能想到,朱允炆这样做只是将力量分散出去,好以各种借口做事,然后打好基层的根基。因为海关和报纸都是今后皇帝的铁拳,随时打击敌人的铁拳,为了更加牢固的把握这两只力量,朱允炆不得不放慢节奏,徐徐图之,要么就是沉默,一旦出击,那就要无坚不摧。

    朱元璋只是有些担心,孙儿当初建立内厂不过是小孩心性,单纯就是为了报复袁泰弹劾六艺书院,然后给大臣们一个警示,这个结果是朱元璋不想见到的。

    所以才有了今日的藉田之行,在来之前的几天,王弼就等于被宣布了死刑,皇帝虽然老迈,但是想置人于死地,还是很轻松的事情,朱元璋何尝不知道王弼他们拖回皇庄的是一只被狼咬死的驯鹿,但事实就是,王弼的确吃了护陵神鹿,这也就够了。

    从得意中醒来,朱元璋看见一脸不甘心的孙儿,叹了口气。心想,允炆还是有些太善了,国家大事,哪能被个人情绪左右,朕不惜杀人来唤醒孙儿的领悟,希望允炆不要辜负朕的期望啊。

    心里这样想,但脸上却若无其事的说道:“允炆,刚才不是说还有好东西呈献给朕吗?为何现在不拿来。”

    朱允炆现在满脑子全是王弼的下场,那里还有心情,听皇祖父问起,忙招呼过来远处等候的太监,低声吩咐了几句,便回身告罪道:“孙儿刚才一时恍惚,请皇祖父恕罪。”

    “罪?有什么罪?”朱元璋紧盯着朱允炆说道:“允炆,朕知道你心里不喜欢这样,当初,王弼在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