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三章 二皇子的事儿(第1/4页)  回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允不会理解二皇子朱文清此时的心情。对于父皇的积收。他真的一点也没有办法了,他是二皇子,也是很多人效忠的对象,不过若是他平时不流露出对皇位的窥视,别人也不会去扶植一个没有野心的皇子。

    相反的,朱文清很有野心的人。否则也得不到解诸等人的拥护,也根本不能说服解诸等人的效忠。不过虽然是这样,他从内心深处,看不起现在解诸等老臣子的做法。

    温温吞吞,按部就班的做法,在朱文清的心里,已经过时了,特别是他到了西安城之后,想法又有了巨大的改变。

    书的前面说过,朱文清身为老二,一点优势也没有,论财力比不上杨杰等人拥护的弟弟,论声望比不上方孝孺等儒林大家所拥护的太子。

    就算是论及长幼尊卑,也是不能提及的了,他的母后生了两个儿子,亲生哥哥是太子,自然母后的心思都在哥哥那里,而弟弟朱文宇的母亲淑妃杨蝶,在入宫之前就是父皇手下的干将,论起后宫之中的隆宠来,除了小维可以相提并论,其他后妃谁也不是对手。

    总之来说,朱文清就是一个两头不落好的中间人,父皇遵照太祖皇帝遗立长立嫡的话,那今后的皇个就非哥哥莫属,要是父亲想立一个自己心中喜欢的儿子的话,小儿子在其母淑妃的光环笼罩下,更是显不出他这个二皇子来。

    所以,在京师闲居的时候,朱文清十分郁闷,但是自己比哥哥早些有了子嗣,大臣们的猜测挑起了他的心思,而听解诸的话,去西北代天子巡狩边疆的所见所闻,更是助长了他的野心。

    经过几年的经营,他在陕西为主的西北站稳了脚跟,但是心里知道。他这咋,钦差,随时可能会被父皇召回京师。所以他一直在努力着,趁着在西北的时候,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当然,这股势力当然没有解诸等人的份,在朱文清的心里,解诸那些人作为制造声势的拉拉队还不错,就像是大明运动会召开时,在那里摇旗呐喊就行了,具体的事情,还是要自己亲力亲为。

    徐辉祖也不知不觉的进入了他的局中,这个当初由于反对弟弟妹妹拥护朱猪的徐辉祖,竟然鬼使神差的开始帮助朱文清在西北接受自己的势力,并多次维护、参与了二皇子的各种活动,这也是徐辉祖回到京师之后,徐妙儿对其冷淡的原因。

    因为徐辉祖一向是个本分的人,按照他的秉性,应该坚决的站在太子那一边,可是徐辉祖却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去帮助二皇子。这种做法让魏国公府的人都十分担心也不满,特别是徐妙儿等人,心里想,既然你的立场不是那么坚定,为什么当初要如此的坚持呢?

    谁也不知道原因,朱文清却知道自己的确是花了很大的功夫,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徐辉祖现在效忠于自己,而徐辉祖回到京师之后,西北所有的势力都归了自己,也不能说不是一种收获。

    徐辉祖在陕西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回到了京师,却可以作为他忠实的追随者,比解暗等人还要可靠,因为徐辉祖已经不能回头了。

    这次构陷关于走私构陷二皇子的事情,竟然是徐辉祖和朱文清两人携手一起策戎  的,并主要由徐辉祖去执行,无论从置办货物,还是向海关举报,都是徐辉祖遣人去做的,否则以二皇子的旗号,别说是几十辆马车的货物,就算是几百辆马车的货物,谁又能探出冯胜呢?

    而此时,最主要的涉案人员赵保,就的匿在二皇子行宫中后花园的暗室之中,那里是平日朱文清执行私刑的地方,外人是不知道的。

    赵保独处密室,除了不能到外面自由自在行动之外,生活起居都很自在。一日三餐俱由仆人携美酒佳肴送来,他自斟自饮,读书练字,十分悠闲。

    但是最近十多天来,却一直没有人再过问,被不上不下地被搁置一边。他已经在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