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疯子练兵(第1/2页)  明末第一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年还没有过完,今天才是正月十五,无论是士兵还是民众都沉浸在元宵节欢乐的气氛中,就连春风也散发着慵懒的味道。

    吴堡城的校场上却是杀气腾腾,士兵们在几名教头的带领下,正在认真的进行例行操练。

    洪承畴很早就来到校场,坐在台上仔细的观察着这些士兵,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立在他周围的众多将校也不敢随意开口。

    校场上有五营之兵,一营为五百人,这些兵并不是朝廷正规编制,而是洪大人另起炉灶,按照自己的设想成立的家丁部队。

    很多人不明白洪大人为何不向杜镇借兵,而是选择训练新军,并且从选将到招兵全是自己一手操办。

    除了几名将校是向杜镇暂借,校场上的家丁们几乎都没有从军的经验。

    这样的家丁,能顶什么事呢?

    洪大人到底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读书人,肚里有着锦绣文章,要说到兵事,的确很外行。

    杜文焕离开吴堡之后,城中仅留下一位守备李卑,兵马不过一千,看上去十分空虚。

    不少官员认为洪承畴后悔立下了军令状,所以才招收了五营的家丁,有种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味道。

    得到圣上任命杨鹤总督三边的消息,洪承畴轻叹一口气,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让家丁操练的更加勤奋。

    他重点参照了戚少保的练兵经验,虽然浑河血战之后,以戚金为首的浙军名将尽皆战死,世间再无戚家军,但戚金的三子元弼却被他引为副手,助他练兵。

    戚元弼对家传鸳鸯阵和车营的用法很是精通,这批家丁不过数月,已经有了精兵的影子。

    看着校场上的家丁将竖阵、直阵都已经练得炉火纯青,身为总教习的戚元弼还是很不满意,走到洪承畴身边说道。

    “大人,咱们火器太少了,遇上骑兵,恐怕……”

    浑河一战,戚家军以三千对数万东虏铁骑,用火器给八旗以重大杀伤,努尔哈赤将自己的正黄旗都给打残了,也只是惨胜收场。

    要不是总兵陈策指挥失误,让戚家军和白杆兵各自为战,胜负犹未可知。

    如果戚家军的人马再多一些,火器再多一些,也许努尔哈赤就真的顶不住了。

    浑河血战是每一个活着的戚家人心中永远的痛!

    火器就是戚家军致胜的法宝!

    “文善,咱们在这里并不是和东虏作战,对付流贼,这样的装备已经很不错了。”

    洪承畴也有自己的无奈,练兵需要大量的银两,自己动用了所有的关系,绞尽了脑汁,才勉强能维持这五营士兵的开支,再多的就没有了。

    “希望仲鳞到了,会有办法吧。”

    他相信只要张梦鲸和自己在这里,陕地的流贼们就翻不了天。”

    戚元弼将自己腰间的剑柄狠狠捏住,痛声说道:“大人,区区流贼值什么,唯愿与大人再战东虏,报我戚家血仇!”

    “文善,会有那么一天,咱们作好准备,先剿了流贼,安定了内部,提大军兵出山海关,和东虏再决胜负。”

    两人正聊着,就见亲兵头目吴义快步走了过来,脸色有些紧张。

    “大人,紧急军情!”

    洪承畴眼皮一阵跳动,他熟悉吴义的作风,见他这副神情便知道形势严峻,挥手止住他继续往下说,对戚元弼说道。

    “咱们回府再议。”

    ……

    吴堡城沉溺在元宵节的狂欢中,从正月初一日起,全城火树银花,着实热闹了一番。

    督粮道衙门后花园中扎有鳌山一座,高结彩棚,遍张奇巧花灯,约有万盏,与天上星月争辉,如同白昼,使人们看起来眼花缭乱。

    在鳌山下边,利用原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